当我们手上有块玉时

      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他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

年轻的父母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

1、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

2、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

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一位博士,不论是做学问,干工作还是为人处世等方面都非常好。中年得子,珍爱如宝。他知道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所以特别注意孩子的品格培养。他的孩子刚刚两岁,经常自顾自地玩耍,大人和他说话充耳不闻。做父亲的认为礼貌要从小培养,看到孩子这样,很着急,就会走过去拿开孩子手里的东西,严肃地告诉他,大人和你说话必须要回答。孩子对他的话不在意,当下哭闹一番,事后总是故技重演,他就一次次地把儿子从玩耍中拉出来,对儿子进行批评教育。他坚定地说:我必须要把孩子的坏毛病纠正过来!

博士不知道,两岁的孩子还没建立起人际交往的互动概念。对这么小的孩子谈礼貌,宛如对牛弹琴,他不仅听不懂,还会被吓着。最重要的是,他这时正处于开始认识世界的关键期,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一张小纸片,半截烟头都可能让他沉迷。儿童的智力发育,注意力培养,兴趣发展都离不开这种“沉迷”。这看似无聊的玩耍,正是孩子对未来真正的学习研究进行的前期准备工作。无端地经常地打扰孩子,会破坏他的注意力,使他以后很难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同时也失去对事物的探究兴趣。此外,礼貌教育频频引发家长和孩子的冲突,还会导致孩子在认知上不知所措,扰乱孩子正常的心理成长秩序,使他情绪烦躁,并且对环境产生敌意,影响品行发展。

博士绝不怀疑自己是一位琢玉高手,却不知他此时运用的正是锄头。

家庭教育中的错误就这样在无意间产生,使结果和愿望背道而驰,这是最令人遗憾和痛心的地方。

西方有句谚语:“地狱之路有时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 每个家长的教育意图都是好的。当良好的意图和令人失望的结果形成巨大反差时,就会抱怨孩子,说孩子自己不争气,天生就是一块不可雕的朽木。如果问题来源于孩子自身。是他天生带来的,那孩子有什么办法呢?正如一个人眼睛太小不能怪自己一样。问题通过孩子的自我认识自我改变是不能完全解决。所以需要家长的教育。

家长是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关键任务,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件小事上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处理和孩子的关系,几乎每一种细节都蕴含着某种教育机缘。对细节的处理水平,区分出了家长手中握着的是锄头还是刻刀-----它使孩子的世界与未来全然不同。

正确的教育理念则如同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不同的锁。

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民族发展负责,对未来社会负责。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

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得正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