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知识点滴(28)高音半声唱法

保持恒定音量,是高音演唱的最基本要求。对有音量要求的唱法,就是巧妙地利用气息对抗来模糊换声点痕迹,从而突破高音的半声唱法。

半声唱法是一种演唱技巧,即使用半分力量来发声。不论男女声在演唱高、中、低音时,都不用全力的音量,而是采用非常轻声、自然的方法来歌唱,但一定是从丹田掌控气息,要有横膈膜的支持,上、下贯通,使发出的歌声自然柔美富有感情。

要更好地掌握半声唱法,需了解如下内容:

一、半声唱法对突破高音演唱的重要性

1、技术平衡性:高音演唱需在声带闭合与松弛之间找到平衡点,半声唱法能避免声音发虚或僵硬,通过控制气息流量实现真假声混合。

2、突破音域限制:借助高位置轻声哼唱和气息对抗,半声唱法可帮助歌者稳定喉头、打开共鸣腔,从而更轻松地演唱高音。

3、声区统一:通过渐强渐弱训练和哼鸣基础,半声唱法能淡化换声点痕迹,实现声区过渡的自然和流畅。

4、保护声带:相比强声演唱,半声唱法通过弱声状态减少声带负担,同时保持声音的集中度和穿透力。

二、弱声唱法训练之前要明确的要点

1、半声唱法是在深呼吸的状态下,保持哼唱状态的同时,增加声带的张力,加强气息的支持,进一步打开喉咙,用一定力度的控制能力来发出半声。

①记住在演唱时要用“哼鸣”和“小声唱”的感觉来带出半声唱,否则,声音就会有改变。

②在练习渐强的哼唱的同时,仔细体会气息对哼鸣的支点感觉,同时要严格保证大声时的不变和位置的准确,注意气息控制的均匀和声音之间的关系。

2、在练习渐弱的发声中,要仔细体会音量渐弱的发声动作须严格保持不变,以保证声音共鸣位置的准确与气息支持作用的稳定。

3、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音量从中强至中弱进行。巩固以后,从弱到强甚至更强的范围中进行练习。必须注意:全部音量调整状态的练习要强调兴奋感,进一步打开喉咙,在哼唱状态下发音,让声音得到头腔共鸣以及胸腔共鸣。这种既有气息支持,又有稳定的喉头以及整体共鸣的声音会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4、既要利用轻声弱声寻找半声的效果,又要重视唱法的基本功,重点抓住“建立正确的半声歌唱”,直接到练习的各个阶段的通畅和适应性。解决好“歌唱的喉咙状态”,真假混合在一起的甜美圆润、刚柔兼备、易于控制、能强能弱的歌唱性声音,这就是具备了歌唱性声音。而建立歌唱性的声音是声乐学习的第一步,是攻克高音的关键,也是歌唱者较难掌握的一步。

三、半声唱法训练

1、基础阶段:哼鸣练习

①闭口与开口哼唱交替练习:

用鼻音“m”或“u”母音来练习,保持声音位置在鼻咽处,感受头腔共鸣。

②实操注意:

•笑肌提起,喉结稳定在低位,横膈膜保持提供气息支持。

•通过交替张口/闭口的哼鸣来检验声音是不是集中,若张口后的哼鸣音色不变,则说明哼鸣的位置正确。

2、进阶阶段:小声唱与假声

①小声唱:在哼鸣基础上逐渐放大音量,保持声音集中,避免紧张或漏气。

②假声训练:

•使用高位置假声(如“蚊子声”),但需避免喉部挤压,应通过气息轻抚声带边缘发声。

•假声需具备穿透力,为后续混声过渡做准备。

3、核心阶段:半声唱法

①气息控制:

•渐强/渐弱发声练习中一定要保持支点稳定,音量变化仅由气息调节,声带张力不变。

•中低声区用“u”母音起音,半音阶上行时保持喉头稳定。

②共鸣协调:

•打开咽腔,使真声与头腔共鸣结合,避免喉部用力。

•通过“打哈欠”状态稳定喉位,确保声音垂直向上。

③弱声输出:在哼唱基础上缓慢释放声音,保持气息支持,避免紧张或疲劳,建立正确声音概念。

•关键:禁止大声歌唱,需调理出“舒适、优美、规范”的音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