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书,内容权威严谨,浅显易懂。
虽然理论上来说,你永远没有准备好怀孕的一天,但书中开篇提供的几个问题,可以检测现阶段你的生活是否能接受新成员。备孕之前想一想的这种理智与负责才是一个正常成年人该有的思考方法,而不是因为“年纪老大不小”或“长辈想抱孙子”之类的bullshit来决定生孩子与否。
至于“有了孩子等于童年重新走一遍”或者“能让你体会到天伦之乐”,“生了孩子就会喜欢孩子”之类的言论,可能真如过来人所说有这些无价的感受,但半夜起来喂奶,再也不能有懒惰的周末,以及一堆等着换洗的婴儿衣服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也不是假的。
所以除非问这个问题的人也是非常喜欢小孩的人,否则就不应该把个人的主观感受说成一定会发生的事实。
事实是什么呢?事实是HAVING BABY IS LIFE-CHANGING.
生孩子会让你的生活发生改变。至于变好或变坏,是个未知数,你所要知道的是你究竟准备好了没?
Life will never be the same
首先来看以下问题你们都想清楚了吗:
1.你真的想要孩子?
2.我的伴侣也这样想吗?我们有共同的育儿观吗?如果没有,我们讨论过吗?
3.生了孩子,将会如何影响我的生活及职业生涯?我准备好接受这些改变了吗?
4.我现在的生活压力会大到影响我怀孕状态吗?我的伴侣的压力状况是什么样的?
5.感情上,我跟我的伴侣都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吗?
6.我跟我的伴侣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抚养孩子吗?如果我还单身,我能有足够的能力自己抚养孩子吗?
7.医保能报销生孩子的费用吗?
8.如果打算生完孩子重返职场,我要找哪些值得信赖的托儿所?
想清楚这些问题,才开始备孕吧至少。等到孩子要开始吃辅食了才去问哪些辅食口碑好,或者等到真的要上托儿所了才去找,这些都是不负责的行为。说得严重点,还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没有资格做父母。正是因为这些不负责的行为太常见了,以至于大家觉得这才是父母必经之路。
新女性Rule No.1就是不随大流,独立思考;第二条则是做任何事情前都要有充足的准备。
然而现实是女人一过25,所有人就开始催婚。之前的文章当有了一段稳定的关系后,下一步就是结婚吗?写到未婚独立女性的艰难---就算希望一辈子谈恋爱,但如果双方关系稳定也就结婚算了。因为与社会主流观念对抗的成本太高,最终也只能选择妥协。
可对于life changing的生小孩,能不能大声地对身边人说:THIS IS NOT WHAT I WANT.
问题是,说NO根本没有用。
随大流更不需要勇气吧
你可以说女人需要成就感、需要事业、需要自我成长,但对方回怼一句:可以顺便把孩子生了,再接着做喜欢的事。
你还能怎么反驳呢?
或许生完孩子真的可以做喜欢的事情。但照顾孩子必然会分配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精力,等哄完孩子睡觉还有多少精力做自己的事情?还有多少时间能做呢?
只管生,不管养,是所能想到唯一的折中办法了,但这真的不是个好办法。
工作和娃,该怎么选
大部分新旧观念的碰撞并不是生与不生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生的问题。长辈们以及男性巴不得女性在三十岁之前完成结婚生子的任务,只是这个标准在新世代已经不管用了。
如果套用经济学的思维,工作和娃之所以难选,其本质是有关成本的考量。用经济学的话来说,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我们要选成本最小的那个选项。
假设22岁完成工作+结婚的任务,24、25岁生孩子(从怀孕到幼儿园,至少需要三四年吧),这三四年的时间对于现在这么日新月异的时代来说意味着放弃了吸取经验,做原始积累的最重要的阶段。有可能当你快三十岁重返职场的时候,同龄人已是经理了,而生了娃的你却跟刚毕业的小毛孩争夺初级岗位,钱赚的少,落后了一大截,还争不过人家。毕竟小鲜肉们又便宜体力又好还没有家庭的羁绊,我是老板我都会用他们。这时候你的成本就是你放弃了成为能够赚很多钱的经理,得到的是一个让你花更多钱的孩子。
如果不生孩子只选择工作的人,无论怎样,这种有上进心且目的性强的人不说总监级别,至少也能做一个部门经理。就算职业道路再不平坦,到三十岁也能当个小领导了。这时候成本其实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三十岁你也可以生小孩,而且并发症和产后恢复跟二十几岁没有多大区别。
我们只要稍微动用一下经济学知识,就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工作和娃,该怎么选。这不是单选题,而是排序题。
一句话概括就是,衡量你的成本,然后做出决定。
诚然,我们也要有个底线,毕竟人生不会按照规划去进行。但是,科学不是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吗?女性在35岁之前怀孕都视为ok的。
有些人又想要一个早点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又想要事业,还想还有富余的钱闲时旅旅游,这简直太贪心。没有能力就不要dream big,不是每个女孩儿都是Ivanka Trump。对于大部分财富积累不够的中产(中惨)阶级,只能根据经济实力,选择一至两个选项。
什么都想要?你是Barry Allen吗?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新时代女性应该如何在传统观念的冲击下生存?很简单,不跟自然规律抗争但给自己拼搏的时间,也给自己当妈的机会。
别人替你做了主,最后的苦也是自己吞,何不掌握自己的节奏,走自己的路,不要理会任何人的叨逼叨。
选择把精力最旺盛的20年投入到事业中,可以;选择把头10年的精力放在事业中,后十年放在育儿上,也可以。自己选择的路就要做好接受一切的结果---尽管你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尽管别人不理解,不领情。
没有什么事情是容易的,不过作为新时代的独立女性,we got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