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文,你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1、为什么读书会读不懂;
2、该如何选择跟自己相适应的书籍。
很多人读书时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翻开一本名人大家都推荐的名著,
打开之后,目光深沉的看了一个小时,
这时候仍然没读明白任何内容。心里偷偷的想,一定是我不够认真,再看看!
又是一个小时过去了,这时表情已经有些像便秘了。
再一个小时过去了
为什么明明都是汉字,我怎么读不懂?
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还是我太笨?
答案其实是,你的打开方式不对,选择了不适合的书。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平时经意和不经意的时候会听到或看到一些书单,这里面包含着一些非常高大上的书,比如:《易经》、《悲剧的诞生》、《沉思录》、《理想国》、《论公民的不服从》、《实践理性批判》、《利维坦》、《大外交》,等等。这些书包含的类型很广,从哲学到历史,再到经济,再到政治,再到社会学,再到任何可能的领域。
这些名著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个影子,当我们想要为自己充电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些书籍,于是从书店或者网上买来一大堆,心潮澎湃的打开就看,然后就遇到文章开头的一幕,再然后,这些书就被摆到书柜上成为样子货。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书单的骗局》曾说到过,这算是出版社或荐书人的一个骗局。一方面,这些书确实是人类历史上宝贵的文化遗产,每一本书单列出来都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另一方面,这些书确实难懂,比如《山海经》,言辞古奥,佶屈聱牙,能读懂的人其实不多。
那么为什么我们看不懂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专业不对口,或者说你不具备读懂这些书的前置条件。在你没有任何底子的时候去读这种书,就好比给一个小学生去解微积分,给一个初中生去讲核物理,给一个文盲去说外语。
其实,换一种思路去想,没有哪一个学科是很容易就能掌握的,如果你随手就可以读懂一本名著,那要那些本硕博十几年下来的人有何用?
应该如何去看待名著?
名著大部分并不能做到雅俗共赏,他们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算是一个学科的标杆,好比是一座大山,就以珠穆朗玛为例吧:
你看到它在那里矗立着,你会想要去征服它。这时你肯定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先要锻炼身体,然后买一些运动装备,做好准备之后你会找一座很小的山去试着攀登。
慢慢的,几座山下来之后,你不再想去征服,而是希望登到珠峰的山顶,看一看哪里的景色。
几年过去了,可能你最后并没有登上珠峰,但是沿途你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也可能最后你真的登上去了,这时候你心中已经不会再有征服二字出现,有的尽是对这座山峰的崇拜。
同理,有些名著就是类似这样的存在,当你真正读懂的时候,你会体会到这一学科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作者所站立的高度,这时,你才真正明白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再说另一个问题,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首先,要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在,明白自己兴趣所在,这样的阅读有目的性,也有兴趣性,自然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可是,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到底在什么地方,基本上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时候,你可以到豆瓣、知乎之类的地方,或者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逛逛,或者看一些知名自媒体人的节目。时间长了,自然就能找到些兴趣。
再者,有了兴趣,然后希望挖掘一下兴趣的纵深,这时,你需要做的功课就多了。比如你平时玩游戏,会一级一级的去升级,要解锁一个很牛逼的技能,需要解锁好些个前置的不怎么牛逼的技能。
读书也是同理,好些能提升个人档次的书,都需要有一些前置的书去研读。而这就需要你下足够多的功夫去研究了。
如果想读古典名著,需要先学习一些古汉语的用法,每个字如何解,古人喜欢用什么写文手法,有的句子里喜欢用什么典故……
如果想读一些政治学上的名著,不妨先去读一下西方制度政治史,再去读一下关于你要看的那本书的延伸读物,作为辅助材料。
如果想去研究哲学,那不妨先看一些大学里的教材,然后再去研读一本书入门的哲学读物,几年准备下来,你才可以去碰诸如尼采黑格尔康德那些人的大作。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以充电和提升自己为目的的阅读,自然跟自身的付出是成正比的。有些书即使你知识储备已经足够,但仍然不好懂,仍然需要你花半年一年的时间,查阅数不清的资料才能吃透,你准备好了吗?
还会有人说,我读书就是为了消遣,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装逼能力,在跟人聊天的时候不时的引发一些崇拜的目光,有没有速成的方法。
对于这种想法,怎么说呢,可以去听一听看一看罗胖子、高晓松跟宋鸿兵等人的节目,可以给你提供一些能唬人的谈资。
而这种类型的阅读,还有种说法叫“碎片化阅读”,关于这种阅读方式的好处与坏处,如何去选取和吸收,敬请期待下一篇文章:“我们为什么喜欢碎片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