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修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印发《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4-2028年)》,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锚定了方向,干部教育培训是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工程,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面对干部队伍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唯有坚持精准施教、创新形式、跟踪问效“三向发力”,方能破解“学用脱节”“供需错配”等顽疾,真正实现教育培训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精准施教,以需求导向破解“供需错配”难题。当前部分地区的干部教育培训仍存在“一锅煮”“一刀切”现象,导致“忙人无暇学、闲人重复学”“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等问题,既浪费资源,又削弱实效。究其根源,在于对干部需求的精准把握不足。有的培训内容与岗位职责关联度低,理论学习与基层实践“两张皮”。 部分培训未按年龄、岗位、领域细分课程,导致“众口难调”,党员干部的短板“补不上来”、优势“无处施展”。 干部教育培训必须紧扣“党的事业需要什么”与“干部成长缺少什么”双导向,建立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干部需求“三本台账”,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调研等方式动态掌握需求,分级分类设置课程。例如,对基层干部强化治理能力培训,对年轻干部侧重实战经验传授,对“一把手”重点提升决策力与领导力,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创新形式,以多元课堂激活“学用相长”动能。传统“填鸭式”教学易使干部陷入“听时激动、训后不动”的困境,亟需以形式创新激发学习内驱力。部分培训仍以“台上讲、台下听”为主,缺乏互动性与实践性,学员参与感低。理论讲授与工作实际结合不紧,导致干部“学不解渴、用不上手”。创新须以内容为本、实效为纲,构建“云端+课堂+实践”立体化教学模式。例如,积累教学案例,通过应急管理等典型案例建设“绿洲知识库”,增加教学知识储备;开设“VR课堂”,身临其境融入红色基地现场的党性教育,增强教学感染力;利用“党课接龙讲”等比拼形式,增强学习挑战度,有效提升干部学习动力。
跟踪问效,以闭环管理实现“学以致用”目标。教育培训若止于“结业证书”,则易沦为“走过场”。唯有构建训前、训中、训后全链条评价机制,方能推动成果转化。部分培训缺乏科学考核指标,学员表现与干部选拔任用脱轨,导致学习动力不足。训后跟踪缺位,部分干部“学归学、做归做”,未能将知识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建立“三问三评”闭环体系,训前问需,优化课程设置;训中问态,动态调整教学方法;训后问效,通过“测评+座谈+回访”评估学习成效。同时,将培训表现与干部考核、晋升等挂钩,对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一线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员优先提拔,形成“学习—实践—晋升”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