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章回体名称为“代际差异难沟通,青春躁动再重演”。
为什么说稀缺的从来都不是真理,而是能让真理被接受的沟通方式?什么是所谓的“沟通带宽”?
缺乏共享场景作为沟通带宽的信息为什么很容易“脱水”?
什么是所谓的“具身认知”?
认知为什么是头脑和身体共同作用的产物,而非只是大脑工作的结果?
为什么说场景即信息?
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场景为什么比媒介更重要?
话说梁冬老师的朋友,想给儿子留下自己的经验和思想,却在相关载体选择上,犯了愁。首先,科技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太快,或许只有文字才能留下来。但是从历史演变来看,效果不大。其次,人类出生,相当于清零,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环境,加上年轻时期的逆反和冲动,很容易“不听老人言”,导致历史不断重演。第三,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具身认知”,就是人不光是通过大脑思考,同时过往经历和身处环境,也决定着一个人了解和认知世界,以及相应作出的反应。每一代人的差异不可避免,如何用舒服的姿势,擅长的方式让对方接受,才是更重要的事。
有缘的成为知己,没缘的成为甲乙,最后也只是长得像而已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类没有在历史的经验中学到任何教训。萧伯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