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 给朕跪着

吕震仿佛早有预料,冷冷笑道:“上官动动嘴,下官跑断腿。王老先生,倘若方略精准,谋无遗漏,我们五寺六部就算忙到焦头烂额也心甘情愿,但把天大的难题也扔给我们,不但要谋划,还得负责落在实处,这未免太过分了罢!”言外之意,功劳归了国子监,困难却扔给五寺六部。倘若请得来这些大儒,国子监当居首功,倘若请不来,只能证明各部衙无能,国子监依然毫发无伤。

这便宜未免占得太大了些。

“三位爱卿,不能光写奏章不想办法啊!”康宁帝似笑非笑地看着王士真三人。

三人急忙道:“臣知罪。”

“朕不要你们知罪,朕要你们想办法。”康宁帝面无表情地说道。

王士真和杨达两人心中郁结至极,他们是读书人,只把想法提出来而已,至于如何请到人才应当由各部大员商讨,与他们何关?如果每件事都要如此,难道以后还要让国子监去负责种植庄稼增加收成么?然而这些话只能想,却万万不能说,无奈之下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向萧笙。

萧笙暗道不妙,只好说道:“陛下,各部衙设立的本意就在于各司其职,谋划与落实需要通力合作方显成效,如果提出方略之人必须要具体实施,岂不等于让学生担任三军主帅出征漠北么?”

吕震笑道:“滑天下之大稽。方略谁不会提?这大殿之上随便找一位朝臣都可以提出无数方略。按萧助教的说法,微臣也可以上个奏疏,提议户部每年再多收一百万两白银如何?反正卑职提了,至于办不办得到,那是户部之事,与微臣无关。”

不少大臣低笑出声,适才萧助教一番言辞说得天花乱坠,当真抢了不少风头。还毫不知耻地大拍马屁,竟然得了一点圣眷,简直可恶至极。现在被吏部侍郎一通嘲讽,可谓大大杀了他的威风,一个乳臭未干的书生而已,还真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倒要看他如何收场。

“你们也太欺负人了!”那位白发将军沉声喝道。

“这种事也要麻烦国子监,的确强人所难!”李默摇头道。按照这个逻辑,有朝一日圣上倘若决定出征漠北,岂不意味着还要亲自制定行军计划,战略战术么?那还要这些大臣做甚?

这道理各位大臣岂会不知,然而却无一回应,不约而同地开始眼观鼻,鼻观心,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模样。作为重臣自然应老成持重,轻易不能参与争辩,所谓朝堂争论,对错不重要,争论背后的真相才重要。

皇上的态度就是真相。

皇上此时面无表情,所以他们也任由别人吵来吵去,只有在争吵之中才能发现真相,才能摸到陛下的心思。然后再伺机发言,便能起到一锤定音之效,也显得自己远见卓识,慧眼识真。从当下来看,不论如何,有一点倒极为肯定,这个叫萧笙的助教似乎得了那么一点圣心,绝非愚蠢呆傻之辈。

吕震看向李尚书和那白发将军,躬身说道:“两位老先生说得没错,这种事让国子监操办的确强人所难,但那些江南儒生朝廷请了不下十几次都没有请到,倘若这次依然无功而返,敢问各位老先生,这个后果谁来承担?是国子监谋划无方?还是我六部官员无能?”

看着大殿上不住点头的群臣,王士真心中悔恨不已。暗恨自己鬼迷心窍,当日的想法过于美好也过于简单,却从未深思熟虑。而此事也怨不得萧笙,毕竟他只提议增加副科,对主科始终不置一辞。

康宁帝淡淡说道:“知易行难,方略方略,不能只有方而无略。这件事倘若无法解决,那你们国子监恐怕要千夫所指了。”

王士真脸上露出惊忧之色,杨胡二人也脸色愁苦,这三人又不约而同地看向萧笙。

萧笙懊悔不已,只能硬着头皮说道:“陛下,学生刚才冒出了一个想法,不知是否可行,厚颜说出来,还请陛下圣裁,也请各位老先生指正。”

“哦?说来听听。”康宁帝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缓缓说道。

“陛下,值此国运昌隆之际,学生提议应当编撰一下元朝和卫朝的国史。”殿中有不少大臣已经明白过来,暗赞妙计,这个年轻人当真是那个不知好歹的萧十两?

“接着说。”康宁帝面无表情。

“陛下可先发一道诏书,一则诏告天下朝廷要编撰前朝史书,二则征集元朝和卫朝散落在江南民间的圣旨、邸报或公文,三则邀请那些江南大儒赶赴长安,共同编撰《元史》和《卫书》。”

此计不仅高明,还极为阴损!

先诏告天下,以正大乾正统之名,毕竟只有正统王朝才有资格编撰前朝史书。然后收集前朝散佚的官府文书,以示严谨务实,求真求精。待到江南大儒心痒难耐时,再派人相请,估计十之七八都会前来。

“要他们入朝为官都不来,让他们编撰史书就能来?”一大臣没好气地说道,萧笙看其装束,应当是一位皇室宗亲,难怪不清楚其中玄机。

“能来!”萧笙斩钉截铁地说道。

“你莫要信口开河,你倒说一说为何能来?”

“容学生证明给老先生看。”萧笙又看向那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拱了拱手“老将军,下官萧笙,敢问将军尊姓?”

“老夫便是邹无忌。”那将军挺了挺胸说道。

“下官见过周将军。”萧笙躬身一揖。

“老夫姓邹,不姓周!你小子不知道老夫?”邹无忌佯怒道。

萧笙连忙道歉:“下官孤陋寡闻,小子认罚。”

邹无忌还不罢休,吹了吹胡子,瞪大眼睛问道:“你当真不知老夫是谁?”

萧笙不停地作揖“下官真的不知,老将军,您老不要笑话卑职了,这大殿之内,下官只认识国子监三位长官,司业和监丞两位老先生我也只知其姓而不知其名。”邹无忌一愣,抓着萧笙的肩膀让他转身,指着大殿群臣道:“他们呢,你总不会也不认识吧?”结果萧笙果真摇了摇头。又感觉这样太过失礼,正身对着满殿大臣连连作揖,汗颜道:“诸位老先生,对不住,对不住!”

这什么人?满朝文武他竟然一个也不知道,也不认识。果然芝麻小官,不知深浅,不知大体,不知利害。

倘若换做其他人如此忽视自己,一定是故意为之,与侮辱无异,然而此人连自家上官都不清楚,实在无法和他一般见识,有失身份。

咳!吏部尚书李地轻咳了一声表示不满,如此胡闹,岂不君前失仪?

“邹将军,学生不知深浅,还得借用您来故弄一下玄虚。”

“哈哈!无妨,随便弄就好!”邹无忌开心笑道。

果然无知无谓,大殿之上,天子面前,如此随性而为,然而倍感蹊跷的是陛下竟然不阻止,任由他胡搅蛮缠,不知轻重地乱说一气,就连平日严谨苛刻的李尚书也不发一言。

“敢问将军,如果有机会封狼居胥,将军您愿做何事?”

封狼居胥?!

汉朝大将军霍去病登临狼居胥山祭拜天地,从此匈奴远遁,漠南再无王庭,封狼居胥成为古今武将毕生最高荣誉。

邹无忌闻言浑身发抖,须发贲张,正身转向康宁帝,猛然跪在地上,再抬起头来时已经老泪纵横,大声道:“陛下,末将虽老,但还能骑得了马、拉得了弓、杀得了人,求陛下让末将再上沙场,只要能亲眼看到我大乾战旗插在蒙元王庭之上,末将甘愿舍去所有功勋爵禄,万箭穿身也无怨无悔。”磕了一个头又大声说道:“身为大乾将士,于最后一战马革裹尸,方不负此生,不亦快哉!”

一时间,大殿内所有武职纷纷跪倒齐声喝道:“身为大乾将士,于最后一战马革裹尸,方不负此生,不亦快哉!”

康宁帝连忙站起身来走下龙案,扶起邹无忌说道:“邹老将军快快请起,诸位爱卿快快平身。”随后狠狠瞪了萧笙一眼,顿了一顿动情说道:“诸位爱卿报国之心拳拳,朕知道,朕都知道,快快起来,朕相信这一天不会太久,朕要你们都好好活着,陪着朕一起亲眼看着蒙元滚出漠南,陪着朕一起将大乾战旗插在蒙元王庭之上。”

“谢陛下!”邹老将军及众位将军纷纷跪谢起身。

萧笙万万没有想到只一句话便惹出如此之大的场面,只好也跟着跪下,待众位武将起身后也要站起来,哪知康宁帝怒喝了一声:“朕让你起来了么?害得邹老将军落泪,给朕跪着!”

(第一卷为公众章节,共七十章,可以发到其他任意平台,后续章节已发在“息·壤·中文网”,如果觉得此书还凑合,可以前往阅读。叨扰了!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或许康宁帝也觉得有些枯燥,笑问道:“十年寒窗,一举成名,你日后有何打算?” 萧笙闻言万分惶恐,后背冷汗直下,佯做不...
    亦有所思阅读 75评论 0 1
  • 这一日萧笙刚洗漱完毕准备前往国子监,便听得有人呯呯敲门,打开院门发现门外站着一个小太监和一个校尉,小太监神情有些倨...
    亦有所思阅读 32评论 0 2
  • 一句话? 听闻萧笙此言,何止康宁帝和群臣,连大殿之上的侍卫和太监的胃口都被吊了起来,身体微微前倾注视着站在殿前的年...
    亦有所思阅读 35评论 0 0
  • 那白发老将军平日里最为讨厌文臣,此刻看见有人在大殿之上与他们争吵理论好不开心,不由大声说道:“讲!” “卫王起兵多...
    亦有所思阅读 51评论 0 3
  • 大朝会上,皇帝杨广得知楚国公杨玄感起兵叛乱,怒火中烧,恨得咬牙切齿,问满朝文武谁敢出战,满朝文武战战兢兢...
    小小周同學阅读 50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