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梭罗的代表作,它被称为美国自然文学的典范,是当代美国读者最多的散文经典。
但是这本书对我而言可能太深奥了,有点读不懂。它静静躺在我的书柜里已两年,每次拿起读了几页又放下,这一次终于下定决心要把它读完,本来预计用三天时间,结果读了足足十天。
为什么?因为最开始我根本读不懂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比如书中这一段:
我毫不怀疑,在本书的读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吃了饭而付不起帐,尽管衣服鞋帽已经破烂不堪,却拿不出足够的钱,为自己置办一两件像样的衣服,但是你们却从雇主那里偷出一两个小时来读我写的这本书,显而易见,你们当中一部分人的生活卑微得如同虫蚁……
这到底是对读者的赞誉还是批判呢?难道在生活贫困的时候读这本书是不应该的吗?生活卑微得如同虫蚁,那万一他们自得其乐,觉得自己就像自由自在的飞鸟一般呢?中国文化里倡导“知足常乐”,也许这群人有的就是如此。能活着、能看书已是很好的生活,为什么要当他们是虫蚁?真的有这样一群读者,他们看到会不会难过呢?
本书第一章《简朴生活》,读来读去,总觉得作者还有很深的阶级歧视。他是这样写车夫的:
看看那些没日没夜,起早贪黑,赶着车辆去市场的车夫们,你难道会说有什么神圣的东西在他们的身体里吗?他的最高职责无非是给牲口喂一些草料和补水,与运输业的利润比较起来,他的命运简直一文不值,不就是为一些有钱的大爷们赶赶马车吗?他能谈得上什么神圣,什么永生?他是自己思想的奴隶和囚徒。
车夫靠劳动生存,为生活奔命,并不一定是他甘于平庸、甘于做社会底层的工作,最开始一定是出于需要和命运的无从选择。如果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神圣呢?精神的丰富是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后才能追求的啊!
但是,慢慢读进去以后,我发现这本书非常有趣,特别喜欢作者对湖水,丛林景色和小动物们的描写。
有一段对蚂蚁大战的描写足足写了三面,很精彩。作者自诩他是世界上第三个认真记录蚂蚁大战的作家,第一次有史料记载的蚂蚁战争是发生在远东的俄国。看到这里,我非常想笑,梭罗还是很幽默呢!但他又是有多闲,才会花上整整一个下午去看一群红蚂蚁和黑蚂蚁打架,直看到最后结局啊!
忽然就想起自己大学时候,读卢梭的《忏悔录》,那是迄今为止读过的最大部头的一本国外名著,总感觉在语言表达上与中文是有区别的,和《瓦尔登湖》一样,文章不吝于表达自己的随想,自然流畅,平淡真挚。但会感觉作者写书的时候一定特别特别安静、悠闲,不然哪里有那么多独特的想法?
这样的书,就如同它的内容一样,需要用一颗平常心,去慢慢品味。搬着小凳子,坐到繁花盛开的大树底下,嗅着花香,听着鸟叫,整个人放松在一种沉静的状态中,不急不躁地读书,于它来说是最配的。
梭罗在瓦尔登湖,自己开辟田地,种豆子种各种农作物,细细地计算开支,也自己搭建房屋,没事时划着小船去湖中钓鱼,观察各种人在瓦尔登湖一带的活动,对不断修筑铁路,砍伐树木的行为表达了深切的忧虑。他的许多观点在现在看来也还是非常独到而精辟的。美国人还把他称为第一个关注环保的作家!
中国有句古话:“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真正的隐士,是经得起生活的喧嚣,大智若愚的。梭罗算不算这样的隐士呢?还是如同陶渊明一样,一边念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边是怀才不遇而归隐的郁结?
“我离开森林的理由,和我搬进森林的理由一样,我觉得也许还有好几个生命可过,我不必把更多时间来交给这一种生命了。”我们的隐士,在过惯了逍遥日子以后,终于还是决定返回城镇了。他是一个隐于市的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