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切还顺利的时候,也就是寒假。
寒假的时候看过一本小说,当然,关于爱情。
里面提到劝导女主角的一句话,他告诉她:你可以寄情于任何事物,唯独不能是人。女主不解,自然我也是不解的,但我并不深究,不过是一本小说罢了,我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后来男主死了,女主知道这个消息后,竟然也气绝身亡了,是呕心沥血而死。是没有任何外伤,完完全全地伤心死了。
好吧,我不理解,但我仍然没有深究,不过是一本小说罢了,是一个bad ending罢了,雁过无痕。
今日在b站放松心情的时候,偶然间也瞥到一个罗翔老师的一个剪辑视频,标题是:“后来才明白,精神寄托可以是音乐,可以是工作,可以是山川也可以是大海,唯独不可以是人。”
不得不承认,蝴蝶效应在生活中真是如影随形。
我开始思考,女主的精神寄托就是男主,男主死了,她受打击太大,因此才会悲痛欲绝,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而罗翔老师这样说,是为了劝谏我们,不要将感情中的某个人,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全部,不必为了谁而活。
他说:“不要在个别的人和事上,寄托太多的希望,否则人迟早会失望,因为人和事的有限性,根本无法承受我们对无限希望的期待。”
人是善变的,而我们所寄托精神的人一旦变质了,就会造成精神世界的崩塌。
我想起以前每次在人际交往中受伤,总是感叹:“ta怎么变这样,ta以前不是这样的,ta怎么会突然之间就这样了?”这大概也是一种印证吧。恰如自己的改变,对此也是一致的。
若是以满足他人的期待作为目标,以实现他人对自我的期待作为精神寄托,那么你一生就会有许许多多,永无止境的期待需要去满足。
啊,所谓“我要让父母以我为荣”,“让学校以我为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样一些教育的说辞,就是让精神寄托囤于牢狱一般。
比如说高考的时候,“你是家族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呀”,本科毕业的时候,“你要做家族里的第一个研究生呀”,读了研以后,还要做第一个博士,第一个博士后吗?
比如说17,18岁的时候高考,21,22的时候考研,25,26的时候结婚,27,28的时候生小孩,30岁的时候事业有成……在人生的既定时候完成既定任务,实现既定轨迹,这便实现了他人对你的期待吗。
那么,有人说,如果我们的精神寄托是自己呢。假设我说我要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奋斗,而努力!
那,大抵也逃不过这个理论。
假设我的精神寄托是我自己,那就是指我相信我自己。当我面对什么困难的挑战时,我相信我自己,可以应对挑战,因此我付出全心全意的努力,因为我相信我自己,只要我付出了全心全意的努力,我就可以做到。因为我的精神寄托是我自己嘛,而精神寄托可以在这一方面即应对风险与挑战的时候给予我们力量,给予我们依靠。
然而,我们同时也需要知道,一切成功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统一,我们所谓的努力,只是尽可能地做到人的统一,我们无法对抗的东西,诸如时运,政策,客观规律等等客观因素,都有可能恰巧的阻挡我们。
这时候,一旦我面对什么困难的挑战,我相信我自己,可以应对挑战,只要我付出了全心全意的努力,我就可以做到,我寄托于自己的努力,我对自己充满信心。
然而结果由于啥啥客观因素失败了,我的世界照样崩塌。我连自己也不可信了吗?
所以啊,
精神寄托之所以称之为精神寄托,大概就是因为我们对此附加的一种期待值,我们对此抱有无限希望的期待,ta是一种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们向前,所以ta不应该是一种实质的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具有客观存在性的物质。
因此ta说:“精神寄托可以是音乐,可以是工作,可以是山川也可以是大海”,可以是任何一切不会变化或者是非实质的东西。
我们进一步思考,精神寄托究竟是什么?
这时候,当一切不算顺利的时候,也就是现在。
我好像遇到了信仰,我不知道他是从什么时候进入我的生活,但是他确实来的刚刚好,这个时机也正确,这个境遇也正确。
我们是不是可以试着去理解,精神寄托即为信仰。
信仰就不是一种实质的力量,你可以说他存在抑或不存在。就好像空气,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真正直观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但是我们知道,不呼吸,我们的肉体就会死亡。信仰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可靠的坚定的信仰,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