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我用什么留住你


图片来自网络

1

这个午后,与往常一般,我坐在窗前看书,乍抬头一看,天空灰蒙蒙,可阳光铺散在身,分明温暖舒服,不像是阴天。我仔细看,是薄薄的白云均匀地铺展来,掩映着天空深邃的蓝,呈现出灰调,透过浅蓝的玻璃窗,铺散在记忆画面:散散悠悠,虚虚实实,牵连形态的肆意幻变。我不清楚色彩的真实用意,不懂记忆忽明忽暗的示意和提醒。我骑在思绪的马背,来到一个不辨方向的路口,勒不住缰绳,只能驰骋或跌落。

我拿着一本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翻看着,如风的字字句句,从被记忆搁置的云层深处,牵扯出儿时画面,在眼前飘忽跳跃,陌生又熟悉。

先生书中很少提及母亲,更多文字是关于长妈妈的。我臆想,也许他也有着与我一般动辄便“疾言厉色”的母亲。会思念,会依赖,却太不敢亲近。害怕责之切,于是她被放在一个能不轻易触碰的位置。

而长妈妈是个每个孩子童年都无可或缺,用慈爱抚慰陪伴着走过一段孤独脆弱时光的人。这样,我想到姑母。

映象中,姑母永远慈爱。我做错事被家长轮番痛批的时候,如她在场,总是维护,不问缘由。这不是一味溺爱,在她心中,总不能让孩子失掉温暖与安慰,在任何时候。

我不会吃肥肉,一丁点都不行,现在也是。如果不是尽瘦,我就会把它们统统剩在碗底。父母总说这样不礼貌,但无数次教育未果。后来,除了鱼,我索性就不吃肉了。可如若姑妈看到这情景,只会笑着说,“她不爱吃肉,依然长得白白胖胖,随她”,示意父母不要担心和勉强。然后,又试探着把瘦的夹给我。

母亲没有办法,很多时候,也只能照姑妈那样做。我不是故意的,但也真的改不了。后来,我的朋友,也是如此,这边说着“吃肉对皮肤好”,“全瘦的肉其实不好吃”,那边又把她们确信我不会拒绝的部分,夹到我的餐盘里。在这期间,我知道了梅菜扣肉的味道,自以为一生都不会尝的菜肴,竟带着一种微妙的安妥和熟悉感,随着味觉,化入心间。一道菜也有着打开人心的力量。这因姑妈而得宠溺,一直以某一种形式存在着,如一碗余味无尽的热汤。后世,类似之举总会让我彻底沦陷,没有太勉强,也没有太纵容,一切刚刚好。

一个人的时候,我会想念。然后,自己剔掉不要的肥腻,不强迫接纳心底无从解读的抗拒,无论是好是坏。

还有 60% 的精彩内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