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三十年半了。老邻居们说起爸爸都要竖大拇指,也无不遗憾他英年早逝。很多关于爸爸如何从小就为家庭操持的事,都是后来听奶奶和叔伯们说的。印象中爸爸不多言语,会吹口哨,炒的香干芹菜特别好吃。夏天的时候,打点散装啤酒,或者来几颗杨梅烧酒,常用筷子蘸蘸,叫我们也尝尝。妈妈经常回忆的是爸爸弥留之际一遍遍地在她手心里写着“清”字,叫我们清明时节别忘记去看看他。想来爸爸生病的那一年里,对这个家是该有多不舍啊!任时光荏苒,他那瘦削温和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我们心底。
对于妈妈的评价首先是强悍:她召集我们姐妹开家庭会议,撂下一句话:这房子你们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作为《和事佬》的忠实粉丝,她不仅按时收看,还要义愤填膺地发表一通见地,一般以“没有一个好人”作为总结陈词。妈妈还超级节俭:虽然爱旅游,超出预算是坚决不去的;期间也一不小心踏入传销陷阱,不过不会上当第二回;看着鼓鼓的垃圾袋,必定要截留检查。这样的妈妈在我这个年纪的朋友身边也有,有时候我们也会在一起发发牢骚,并设身处地地想过,这也是生活所迫:女人要撑起一个家,不强悍不行;收入少的年代里节约惯了,已经根深蒂固。也愿时间和生活能让老太太更平和更慈祥。
我姐就是一个童工,爸爸去世后顶职进厂,还不到十八岁。是铸铁厂啊,着实把小姑娘累得够呛。之后辗转在不少单位做过,大多是临时工、合同工,也没享受过什么福利,印象中有一回发了个水果,全家都高兴了一阵。我一直读书多年,姐经常往我口袋里塞零花钱,留着好吃的等我回家,和我姐夫恋爱的时候,拉着我做闪亮的灯泡,主要也是为了让我饱饱口福。好不容易工作安稳了,离家也近,老人的身体不佳了。多年来,不论是婆家还是我妈,看病配药的活基本是我姐包干了。拿我老公的话说:我姐就是一个标标准准的姐。
我一直是按部就班的乖乖女,小时候好好学习,长大了好好工作,结婚生娃了好好做妻子和母亲。虽然生活中免不了磕磕绊绊,却也没有什么大风大浪。但我的人生在四十岁以后转了个大弯:我晋级做了祖母辈,觉得做育婴师十分有价值;我做的饼干蛋糕馒头受到家人好评,不禁在中西点这条路上浮想联翩,还觉得可以尝试私家厨房;我养了猫,看它在膝下承欢,又想去照顾这些可爱的宠物;我开始码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受到鼓励,回想起自己也曾经有过作家梦……所以如果有一天我辞职了,请大家不要惊讶。
畅想一下,再过几年吧,我姐当奶奶了,我做外婆了,我妈一定会看到她的第四代,一定像个老佛爷一样笑得合不拢嘴,我爸在天之灵也一定会眯着小酒乐呵呵地看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