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儒家思想是我们语文课主体,在这些古语文中,经常可以看到孔孟嘴中经常讲到什么‘圣人’、‘大人’、‘王者’、‘天道’等,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古先贤们苦寻的是怎样一种天道和圣人:
“奚我后,后来其无罚”(《孟子•腾文公章句下》)。译文:“恭敬等候我们的君王,君王为了我们就不再受罪恶的杀罚了。”
孔子动容有闲,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丘疑其为圣,弗知真为圣欤?真不圣欤?(《列子•仲尼》)”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易经》)。白话∶“圣人以神道设立教化之道,天下无不诚服。”
“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在世者”(《孟子•公孙丑章句下》)。译文∶“那时有天时,现在也有天时。五百年必有圣王兴起,而其间必有一些有德之人出现。”
“如有王者,必世后而仁”(《论语•子路第十三》)。译文∶“若有真正的圣王兴起,他将等候三十年,然后将仁爱之道昭示于天下”。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中庸》)。
这些,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时误以为这些只是古人对“人”人格的一种理想化向往;其实它是中国古人对纯正信仰遗失后的一种失落和重新渴幕。
那么何为圣者?祂们真是中国历史上那些所谓的“圣人”、“尊者”吗?
《原来上帝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本土词》系列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