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1

创意手工课,文化新传承——梦启四班开展传统节日主题课程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因此,梦启三班开展传统节日的习俗与意义课程,该课程由邓楠老师讲授。

课程之初,邓楠老师首先讲解了粽子的历史来源以及节日习俗。邓楠老师介绍道,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传承,更是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随后,邓楠老师出了一个谜底为粽子的谜题极大的吸引同学们的兴趣,同学们踊跃的举手回答。随后,邓楠老师开始讲解有关端午节的习俗,通过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事情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传承。“包粽子的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在当时人们用粽子来祭祀祖先和神灵。”邓老师从包粽子的传说出发,列举了数十种不同口味的粽子,极大的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端午节的另一个习俗就是赛龙舟,其象征着华夏儿女团结一心,风雨同舟,拼搏向前的精神。其次,端午节,人们会通常会佩戴香囊。其一方面象征屈原的高尚品德,另一方面可以起到趋瘟避疫的作用。小孩通常佩戴飞禽走兽类的香囊,寓意驱邪避害。随后邓楠老师拿出准备好的香囊制作材料分发给同学,一捆粗棉线以及香囊模型。同学们仅需将线按照一定的顺序缠绕在香囊模型上即可得到一个精美的香囊。在香囊底端还留有开口,同学们可以将自己喜欢的香料填入其中。至此,课程圆满结束。

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人文哲学、天文星象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本节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可以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为文化传承提供坚实基础。

作者:余晶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篇1 一、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是楚国的大夫,一直为国家的大事而担心,因为眼看着国家急难而无法拯救...
    尚未秃头的老师阅读 1,014评论 0 1
  • 我在活动课中 我相信谁都不想遭遇失败,和那无法展翅的悲戚,都渴盼能在语文活动课上熠熠生辉。 与众同...
    燕勇来阅读 3,836评论 0 1
  • 前言: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是我...
    东篱诗情阅读 1,774评论 0 1
  • 篇一: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同学们,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你们对这个节日有多少了解呢...
    尚未秃头的老师阅读 1,241评论 0 0
  • 5月份优秀博文 粗心的我 文/颜子叶 2017年5月1日 晴 这个星期五我们班语文考试,试...
    快乐E家阅读 4,69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