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鼠疫》
卡谬的《鼠疫》是在微信里听的,多数时间是一边做饭一边听,断断续续听完。听的很粗糙,争取再看一遍书。深切感受到这场瘟疫带来的恐惧、绝望,以及人们为了生存的奋力反抗。机器朗读的语调没有任何色彩,像一位旁观者,冷静、公正、客观地把灾难、荒谬、绝望、恐惧一字一字读出来,也许就是作者想表达的意愿吧。
小说里听的最多的人物就是里厄医生,还有朗贝尔以及塔鲁和格朗建立的志愿者队伍。但这本书给我真正的感触是以下几点:
一、上个世纪的瘟疫,突然变得很现实。
小说里讲到了疫情之初的轻敌,封城,隔离,都出现在现实生活的今天。1月23日早晨,我们去北方过年。到了火车东站才发现人们已经“全副武装”,只露两只眼睛,而我和女儿没穿戴任何防护装备,显得那么怪异。看了朋友圈才意识到,疫情不是谣传,新冠肺炎病毒已让武汉封城。刚好收到一个朋友短信,他是湖北十堰人回不去老家了,只能留在杭州过年。残酷的现实一下子让我有了恐惧感,像走进另一个世界。这也许是我最难忘的一次春运。二、奉献精神和务实精神。
《鼠疫》里的里厄医生,在疫情区行医,救助患者,不为崇高的理想,只求按医生常理做事救人。志愿者塔鲁,一心向善,凭着理想参加抗击鼠疫,结果被感染死去。现实中的钟南山、李兰娟医生,以及许许多多义无反顾冲上前线的80后、90后医护人员,他们同样默默无闻的投入到了防控疫情中。还有在各个岗位上无数个志愿者,具体到每个小区的保安,都是新时代的勇士,让全国人民为之感动。
三、团结奋战心向阳光。
无论小说还是现实生活,我们都不能浑浑噩噩而不自知,自然麻木漠视他人的生命。瘟疫总是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悄然无息地出现,最终知道灾难降临时,错愕、恐慌的情绪就会接踵而至,心理破坏是最可怕的。好在生活21世纪的今天,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紧急动员,瞬间控制上千人的流动,短时间有力的控制了疫情,向全世界展示了新中国的强大力量。灾难即将过去,春天已经到来。
四、这个特别的年令人难忘。
整个春节期间,我们都自觉的做到了窝在家里不外出,注定要过一个不一样的年,注定是史上最安静的一个年。路上难见行人,宛若空城。啥也不干,躺着就能为社会做贡献。正好,我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在家看看书,刷刷朋友圈。2020年这个漫长而又特别的鼠年春节终于过去了,我们又回到了熟悉的工作场所。此时,我才觉得,上班也能让我期待,工作实在必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