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会看一些公众号文章,总会羡慕他们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将自己的生活能高度抽象的概括出来。而我脑子一片混乱的,想却写无从笔下,感觉这与想写那也想表达,凌乱发散,不能串连起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在《奇葩说》上,罗振宇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影响力怎么构成?两个能力——第一写作,第二演讲。
而这两项能力的高低都与底层逻辑有关,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无论在职场还是生活上都离不开:写报告、写总结、写演讲稿甚至写朋友圈的文案。如果写作能力太差,即使你的专业能力再强,也会被社会淘汰。
不过幸好,这世上很多东西都是有方法可循的。这时我们只需要这本《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来帮助,就会事半功倍。书中没有任何高深莫测的写作理论,它从始至终就是在教你一件事,如何尽可能的把重点突出,尽可能的条理清晰,使得写出来的文字令人印象深刻。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作者是加拿大的布兰登·罗伊尔,毕业于哈佛大学后在考试培训机构Kaplan担任主管,在此期间,布兰登潜心研究英文写作、语法和逻辑推理教学,先后出版了《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一本小小的金色语法书》等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也先后五次荣获“国际图书奖”等重要奖项。
这本《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介绍了20条适用于所有人的高效写作原则,而在这其中,对于新手而言,最重要的无非以下三条:
1.写作结构——运用“自上而下”的写作法
信息爆炸的时代,注意力是最稀缺的。如果我们打开一篇文章,看了半天都不知道作者说什么,多半就没有了看下去的兴趣。
因此,我们应该要考虑先给读者一个目标,然后再告诉他们抵达目标的方向,否则就无法以最高效的方式传递信息。
作者建议除了小说或其他创造性的写作,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说明文最好采用“自上而下”的写作法,也就是先写总结,开门见山,读者就能迅速的知道作者的中心思想。
2.写作风格——用例证支撑所写的内容
好作品和普通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使用了准确具体的例证。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微信上打造个人品牌,我发现那些高能的老师,他们都是以自己亲身实践为基础来写朋友圈短文案。没有泛泛的成功论道理,而是遇到这些问题他自己是如何处理的,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这种给读者的启发往往会比空谈道理有说服力的多。
布兰登建议:在打草稿时有一项十分有价值的技巧,就是在写完之后立刻加上“例如”来强调你想表达的观点,以支撑自己的陈述。此外,可以多在生活中搜集素材,引用伟人或名人所说的话及故事,也是一种好的方法。
3.增强可读性——站在读者角度
为了引导读者对文章的阅读兴趣,第一印象很重要。假如你看到密密麻麻的一大篇文字,是不是会很有压力,看不下去。作者提出可以通过排版设计来美化文章版面,比如增加文章页边空白、段落间用空行隔开、重要句子加粗或用斜体字显示等。
另外就是要注意多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写,为什么有些公众号的文章,我们会比较愿意看,读起来也比较轻松,原因是作者是的文字通俗易懂,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都是大白话,很容易亲近。
在这里,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回顾和修改文章。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可对于任何一个写作者来说,可能最痛苦的就是修改文章了。
布兰登在书中将一篇初稿中你喜欢的部分称为“花儿”,不喜欢的部分称为“灰尘”,当你专注于完善“灰尘”的部分时,在某一时刻,你会出乎意料的发现灰尘也称为了花儿,甚至是更美丽的花儿,那一刻,你也必定是心花怒放,获得能量。
写作是一个长期锻炼与精进的过程,掌握写作原则,虽然不可能让你瞬间成为一个写作大家,至少能给你的第一步指明一个明确的方向,让你面对写作不至于束手无策,无从下手。
这本写作书涵盖的20条写作法则,对于学生、商务人士、写作爱好者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值得作为新手的我们,在日常写作中循环往复的训练运用,相信一定能够提高写作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