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价格买入才是聪明的投资呢?这取决于价值。投资的根本是价值,首先要知道这家公司价值多少,才能确定现在的价格是否值得买入?
内在价值的本质,就是在企业寿命里所产生的所有剩余价值(资本家们称之为企业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的现值。而折现率既是资本再投资的利润率,优秀企业的利润率不是每年盈利所显示的利润价格,而是行业中的所有企业的平均剩余价值加该企业通过竞争,垄断,特许经营等所具有的超额剩余价值的利息率。
虽然股票和债券在法律条款和概念上存在区别,但是在事实上支撑股票和债券的价值与收益的只能是企业的持续经营。显而易见的,对于一个劣质的持续亏损的企业所发行的债券,拥有特殊保护条款的优先股,分级股票而言,即使最严格的法律条文,也不能保护投资者被足额的偿付本金和利息。
所以股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被看作为股权债券,它被无期限退后行权,而它的利息率长期看是以国债利率为基石的,一个长期收益率不及长期国债利率的公司是不值得投资的。
在企业的的资本结构中,只存在两个成分----股权和债务。所以从结构来看,企业的内在价值是由其持有的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的利润率减去利息和税务成本决定的。著名的杜邦公式可以看作是每年现实的利润率的表达式: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债务杠杆-税务成本-债务成本
1.市场经济中的价值理论的历史
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理论»中逐渐发现,马克思在«资本论»明确阐述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理论,是商品市场运行的根本理论,其包括企业的股权和债券交易市场----证券市场。
但是由于价值论必然带来关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争论,而这种争论必然会影响科学研究的客观性。
现代的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主义思想,意图用定义,运算和思维模拟的方式将经济学引出纷争带入科学观察实验的境地。它的优点是将精确的数学运算和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引入经济学,而缺点是将一切关于关于价值的和本质的东西,用市场价格和修正的市场价格来代替。它如此所带来的优点,却变成了它最大的缺点,过度的精确和对价值的忽略导致了思维的混乱,模糊的简单明了被精确的繁复所代替。
2.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评估企业内在价值的方法
A.约翰•伯尔•威廉姆斯的现金流量折现法
按照约翰•伯尔•威廉姆斯的《投资价值理论》(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Value,1938)一书中的系统阐述,从投资者的角度看,企业经营的好坏由其未来盈利能力决定,企业的内在价值就是在其剩余可预见存续期内可以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折现值。这种评估方法称为现金流量折现法(Discounted Cash Flow,DCF)。
B.艾尔文•费雪尔的资本预算评估理论
1906年,艾尔文•费雪尔(Irving Fisher)在其专著《资本与收入的性质》中完整的论述了收入与资本的关系及价值等相关问题。费雪尔分析了享受收入、实际收入与货币收入的关系,得出关于资本价值的结论:资本价值是收入的资本化或折现值。在1907年他出版的另一著作《利息率:本质,决定及其与经济现象的关系》提出:投资者所期望获得的未来收益的现值就是现在所以投资的价值,只有当项目未来收益的现值(价值)大于它的投资(成本)时,投资者才进行投资。如果把建立企业也看作是一种投资的话,企业的价值就是企业所能带来的未来收入流量的现值。这同之前提到的现金流量折现法有着一致的理论核心。
C .莫迪里安尼-米勒的价值评估理论(MM理论)
莫迪里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两位美国教授先后提出最初MM理论(无税条件下的资本结构理论)和修正MM理论(含税条件下的资本结构理论),前者是他们于1958年6月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资本结构、公司财务与资本”一文中所阐述的基本思想:认为在不考虑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的市场价值无关,通俗讲,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负债无关。后者是他们于1963年共同发表的另一篇与资本结构有关的论文中的基本思想:认为在考虑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由于负债的利息是免税支出,可以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增加企业的价值。MM理论成功说明了企业价值与债务的关系,并考虑了税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反映企业真实的营运情况。
3.西方资本家在资本市场中的实践----格雷厄姆和巴菲特
在资本市场中,资本配置的第一条铁律是 : 在一种价格上投资是聪明的行为,在另一种价格水平上投资则是愚蠢的行为。而衡量价格贵贱的标准,就是企业的内在价值。
而因为企业内在价值建立在历史经营数据的粗略指示之上,所以没有一个能计算出内在价值的公式,你要得懂这个企业。宁愿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
在实践中,对于企业内在价值的度量是对它的质和量的综合分析。其中可以比较精确获得的量的数据,包含企业的资本价值和盈利能力。
A.通过企业账面资产和资本结构的变化,粗略的寻求企业内在价值的变化。通过与市场价格变化的比较,来探寻企业是否被低估和高估。
在会计报表上,体现公司现有清算价格的是账面价值,就是股东权益,经常称之为净资产。在危机时期企业股权和债权价格被严重低估时,结合经营利润和股息后,账面价值可以作为企业内在价值主要的量化标准。
例如,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后,由于经济危机的冲击,大量企业陷入亏损乃至破产的境地,同时资本市场也陷入萧条,大量企业被严重低估。因此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投资策略,就是挑选市场价格大幅低于清算价格60%~70%同时能持续获得利润和股息的股票,从而在较高的安全边际下获得投资回报。
但是随着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加,美国大量的资本涌入资本市场,使得上市企业中被严重低估的企业大大减少。格雷厄姆"捡烟蒂法"投资策略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小。
沃伦•巴菲特在1956~1970期间,主要的投资策略依然是"捡烟蒂法"。但他在1994年致股东的信中表示,账面价值非常容易计算却用途有限,真正重要的是内在价值却难以估算。不过,对于经营稳健并且资本结构稳定的企业而言,账面价值的增长幅度与内在价值的增长幅度接近,所以可以作为一个衡量内在价值变化的粗略指标。
例如,在1964年收购伯克希尔公司前一年,可以确定无疑地报告伯克希尔的每股账面价值为19.46美元。可是这个每股账面价值数据大大高于每股内在价值,因为公司的所有资源都被盈利水平低下的纺织业务所完全占用。纺织业务资产无论是继续经营还是关闭清算,其内在价值都低于其账面价值。
如今伯克希尔公司的情况已完全相反,大部分控股的下属公司,其内在价值远远高于其账面价值。可是公司仍然为各位股东提供账面价值数据,因为虽然账面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低估内在价值,但仍然可以作为一个追踪伯克希尔公司内在价值变化的粗略指标。事实上,在1994年,这两个指标变动的步调是一致的:账面价值增长13.9%,而内在价值的增长幅度也非常接近。
2011年伯克希尔公司宣布,鉴于公司股价目前被严重低估,公司将最多以较账面价值溢价10%的价格回购公司股票。这是巴菲特管理公司47年来首次回购股票。巴菲特回购股票的价格标准是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这和他过去经常说伯克希尔公司的账面价值变化是其内在价值变化的粗略指示器完全一致。
B.通过对过去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和资产回报率的考察,结合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管理层的能力和基准国债利率,粗略预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
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中指出,证券分析家们似乎总是在关注股票的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股票虽然有内在价值,可是这却是一个非常难以把握的概念。一般来说,它必须以一组事实为依据,才能有别于受到人为操纵、心理因素干扰的市场价格。这组“事实”包括公司资产、收益、股息、明确的发展前景等。
内在价值的定义是,一家企业在其未来剩余的寿命中能够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任何人计算的内在价值都必然是非常主观的数据,而且估值结果还要随着未来的现金流量变化和利率变化而变化。虽然估值结果有些模糊不清,但内在价值最重要,也是唯一能够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的合理方法。
对企业内在价值的预估并不是对它未来利润增长趋势的预测,而是在企业长期经营事实(最好是10年以上)的基础上,计算它正常经营和行业不景气时的经营所能带给股东的资本回报的范围,以及在市场中遭遇"毁灭性竞争"的风险和企业清算时资本回收的保护垫。
巴菲特阐释说,大家一定要注意股票内在价值和账面价值两者之间的区别:账面价值表明过去的累计投入,而内在价值表明的是未来预计所得;账面价值是一个会计概念,内在价值是一个经济概念。
他说,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两者区别。如果你有两个小孩,你用相同的钱让他们都读到大学毕业,那么这两个孩子的账面价值是相等的;可是,两个孩子都读到大学毕业并不意味着他们将来的前途完全一样。这表明,他们的内在价值是不同的,甚至会有天壤之别。
巴菲特认为,最正确的估值模型是约翰·伯尔·威廉姆斯1942年在《投资价值理论》一书中提出的计算公式。简单地说就是:任何股票、债券、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在资产的整个剩余使用寿命期间预期能够产生的、以适当的利率贴现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这个计算公式对股票、债券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不过对于债券来说,由于它有一个息票和到期日的关系,所以比较容易确定未来现金流量。而对于股票来说,则需要自己估计“息票”,并且充分考虑管理层的经营水平高低对“息票”产生的直接影响。
巴菲特认为,一般的评估标准如股利收益率、市盈率、市价净值比、成长率等等,都与价值评估没有关系,除非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企业未来现金流入流出的一些线索。
内在价值的评估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而且它只能是一种估计值,不可能非常精确。即使是估计值,还要根据利率变化和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作相应修正 。
巴菲特悄悄说,正因如此,伯克希尔公司从来不公布对某只股票内在价值的评估值。因为说实话,他和芒格两个人的估测结果也总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