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听书输出

       “一切不以输出为目的的读书都是耍流氓”,哈哈,听书是一种非常好的利用碎片化进行学习的方式,但是因为原来没有输出,导致的问题就是所有的内容都是碎片化的,不系统,很难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所以,从今天开始,尽量系统化的输出自己的听书知识。

一、主动积极

1、人最大的自由是拥有选择的权利。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着一个东西叫选择。永远记得,并提醒自己,这是我的选择吗

金句:除非你允许,否则谁都没有办法伤害你。

实例:在棒球课和历史课之间做出选择的学生。

现实实例:上班的时候发现车被划了,这是刺激。忘记中间还有一个叫做选择。反应就是特别生气,气势汹汹的去找监控、找物业,一定要把那个坏蛋揪出来。连锁反应就是上班迟到了,遇见老板了,被老板骂一通。

联想——踢猫效应,认知心理学的ABC理论。情绪管理中——我是我的观察者。被害者心理。(神奇的发现,好多内容都是相通的)


2、影响圈和关注圈

金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实例:范仲淹不见皇帝的故事。范仲淹读书的时候,皇帝来视察,大家都跑出去见皇帝,只有范仲淹不为所动。大家都很奇怪,回答说,我书读好了,皇帝自然会见我,我书读不好,见了皇帝又有什么用。

现实实例:职称评定,很多人抱怨有黑幕、不公平,对老师积极性打击,这些只能是关注圈的事情,而不是自己能影响了的事情,不如就去做自己能影响的事情,比如职称评定的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拿到的东西。

问题所在:影响圈和关注圈,区分起来很困难。

原则——自己通过努力能够改变的为影响圈,其余就为关注圈。改变我能改变的,接受我不能改变的。


二、以终为始

这部分我没有听太明白,有个灯塔和航船的比喻,就是做事情要有自己的原则。

自己的理解:明确目标,目标是可衡量的、可操作的;根据目标制定策略。

联想——smart原则,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主目标有相关性的、有期限的。


三、要事第一

关键词:责任型授权

如何确定要事呢?好像也没有听明白。不能以时间段为原则来确定这一时段的要事,好像这里面讲的灯塔和航船。

有些人会说我又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那就要想一想,哪些事情是必须你要做的,而且可以让你得到提高和成长的,其余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授权出去,如何授权才会有效呢?要用责任型授权而不是指令型授权,充分调动被授权人的主观能动性。责任型授权关注的是最终的结果,他给与了被授权人足够的自由,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达成目标,但是要对结果负责。主要是五个方面要达成共识:

1、预期成果:要明确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当然目标描述一定要符合smart原则。

2、指导方针:事先告知对方可能出现的难题与障碍,避免无谓的摸索,但是不要告诉他们要做什么。要让他们自己为最后的结果负责,明确指导方针,然后放手让他们去做。

3、可利用资源:被授权人要知道自己可以利用哪些资源、有哪些权限来实现这些目标。

4、责任归属:制定业绩标准,并用标准来评估他们的成果。制订具体的时间表,说明何时提交业绩报告,何时进行评估。

5、奖惩:明确地告诉他们评估可能导致的结果,好的和不好的后果都要告诉他们。其具体内容应该包括财务奖励、精神奖励、职务调整以及该项工作对其所在组织的使命的影响。


应用: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布置给课代表一个检查背诵的任务。

1、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一下目标:周三之前所有人都要背完第五课古诗。具体要求:不看书、不看标题,2分钟以内,没有错字

2、指导方针: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与课代表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提醒可能遇到的困难,但是不提醒怎么做。

3、可利用资源:课代表、小组长都可以利用,时间上早午读,课间。

4、责任归属:要求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前提交已背诵人员名单,并说明下一步如何督促其余未完成同学的措施。

5、奖惩:这件事的重要性,对于接下来复习和整个教学进度的影响,以及完成这件事情会对他们的个人能力的提升。


         通过以上三个习惯,将会实现从依赖型人格向独立性人格的过渡,这样的独立型人格是成长的第一步。但是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既要有独立型人格,更要有互赖型人格。接下来的三个习惯就是完成这一使命的。



四、双赢思维

关键词:建立情感账户

1、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2、 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

3、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4、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途径


五、知彼解己

关键词:倾听的技术、情感引导、同理心的倾听。

六、统合综效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七、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静观自我:

1、我喜欢樊登讲书的方式。开始时做的坡道非常好。他曾经无比迷茫找不到出路,而这本书给了他很多很多的力量帮助他走出低谷期。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很多时候,那些空洞的说教只会让人觉得反感,怎么办呢?讲故事,讲现实的故事,这样,书就有了很多的“可听性”

2、最重要的习惯是积极主动。有时候这些习惯是知道的,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这种思维,并不断践行。

3、很多时候,知识都是相通的,所以联想和迁移是一定必要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