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长夜,无心睡眠。
大半夜的不知道为什么想起大学时代的那些哥们了,一起泡吧喝酒聊女人的情景历历在目,特此一文,纪念那些年度过的最后的青春。
1
之所以叫做最后的青春,是有原因的。这就不得不提到我大学时的专业,理学之最~数学。学数学的人虽然没有想象中那么奇葩,但是多多少少有自己的“职业病”,比如,喜欢分类,比如,喜欢划分区间。于是乎,青春这么文艺的话题到了这些人嘴里,首先的问题就变成了:
青春怎么划分?
老马的意思就是我们已经没有青春了,用他的话说:早恋都没有了,还青春个p!但是没人同意,虽然数学院里一大堆看上去特别显老的家伙,不过大家似乎还都不想早早承认自己已经步入中老年。为这个话题,我们争论了大概三个卧谈会,可喜的是,得到了结论,一个哭笑不得的结论:
看过毛片的就没有青春了。
毛片指的是刚刚拍摄完成,还未经过剪辑的电影胶片。
上面是它的另外一种意思,但是我说的是你们都懂的那个意思。就是两三个演员,还没啥剧情,动作也特单调的那种片子。(请不要告诉我是相声!谢谢)
现在想来,这个结论之所以会被认可,大概是在那个时候,看过毛片就算是一种“光荣”,所以,你要么“光荣”的看过片儿,要么“荣幸”的还有青春,谁也不吃亏。
2
想必你也猜到了,自从“看过毛片就没有青春了”这个结论被广泛认可之后,很多“荣幸”的同志开始不老实的向“光荣”阵营靠拢。
想想当时我们这些可怜单身狗!在别的学院男生以摆脱处男之身为骄傲的时候,数学院这帮歪瓜裂枣们只敢酒后撒泼的说:“哼,谁没看过黄色录像啊!”连用词都仿佛和世界差了10年似的,那个年代录像机刚淘汰不久,可见这些家伙们表面道貌岸然,其实小的时候就内心猥琐,还胆小怕打。
突然发现自己打脸了,我毕竟也是其中一员。“幸运”的是,我有一帮高中就开始看片儿的同学,那点为数不多的“经验”,使得我不至于像酒后吐真言的“录像哥”那么窘迫。
3
窘迫的“录像哥”在说出那句话的前一天,也就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看片儿的情景让我终身难忘。我觉得我这辈子再也遇不到这样看片儿的人类了。
当时如果他手中拿着笔纸,你都要怀疑他是不是在看网上的考研课程。神情之专注,背挺的笔直,眉毛微皱似在思考,完全就是一副上课的状态。
这个有如上课的状态导致我们这些“围观群众”毛骨悚然,总觉得那个喜欢在上课的时候出现在教室后门的大学辅导员分分钟要破寝室门而入,给我们抓个正着。
于是“录像哥”就一个人,没使用快进键,只是偶尔暂停,仔仔细细的观摩了两遍那部并不清晰的片子。
事后我们都特别好奇,问他为什么要看得那么认真,“录像哥”正经的告诉我们---他在研究女性的“生理结构”!此话一出,当时正在喝水的牛姥爷差点因此丧命。
4
牛姥爷本名当然不叫牛姥爷,虽然姓牛,却有个特别诗意的名字,大约家里是书香门第。而书香门第的牛姥爷,打扮也是相当的复古,衬衣里永远有件白背心儿,而且永远掖在裤子里,钥匙扣上一根长长的锁链,一头系在裤子上,一头放在裤兜里,和我姥爷的做派完全一致,因此得外号-牛姥爷。
牛姥爷是最早的一批“光荣”人士,虽然我也是第一批,但是牛姥爷的牛逼之处在于,他能一次次刷新我们的尺度。
后面要说的我都要担心能不能通过审核了。我还是打比方吧,苍老师这种类型,在牛姥爷眼里就是小清新,《华尔街之狼》里面小李子玩的那种sm在牛姥爷面前不值一提,面对gay片,牛姥爷也不过就是淡淡一笑。
值得庆幸的是,牛姥爷性情温和,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不会逼你看他看的那种重口味。但是牛姥爷也不厚道,他每次都爱在吃饭的时候聊这个,把你恶心的要死。这一点就不如大忽悠厚道。
5
大忽悠的忽悠主要体现在打牌耍赖上,其实他本人还是乐于分享的,至少,他分享了很多网站和账号给我们。有一次我整理邮箱的时候,竟然还发现了当年他分享过来的网址和账号密码,感慨万千。
很多女生认为,男生们都知道如何在网上找到片儿,事实上并非如此。那个年代,这种资源主要集中在论坛里,而论坛账号可不是人人都搞得到的,大忽悠绝逼是这方面的高人。
所以大忽悠成了我们中间炙手可热的人物,虽然他乐于分享账号密码,但是他从来不告诉我们他是如何得到那些的。最后知道真相的我们恍然大悟,一边痛斥学校的英文教育太过古板,一边叹服大忽悠为什么能过六级。
果然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财富!
而能把精神财富转为物质财富实在不易,明月哥就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6
明月哥本人其实是非常不喜欢别人叫他明月哥的。只因为他寝室的一个室友名字和“清风”谐音,加上当时武侠小说风靡一时,擅长给别人起外号的老马硬是为了让“清风明月”配套出现,给明月哥起了这么个“配套”名字。
现在想来,明月哥当真是一块做生意的好材料!我们看片儿只为爽一回,明月哥却已经在考虑如何靠“片儿”赚钱了。这家伙十分有心的把我们下载的片儿通通刻成了光盘。
值得称道的是,明月哥充分发挥了学数学的优良传统,分类标签做的特别好,虽然学校周边不乏私刻黄碟的小贩,但粗制滥造,一张光碟里五部影片往往风格各异,只有明月哥的光碟做到了“整齐划一,老少咸宜”,真正的满足了不同人的口味。由于生意不错,以至于后来那些小贩们纷纷前来找明月哥“学习经验”!
当然,明月哥也知道,这特么肯定是违法行为,所以平时“潜伏”的很好,一般都是晚上跑到隔壁大学去兜售,除了我们几个“知情者”没人知道。哥几个也不错,不仅源源不断的给明月哥提供新的资源,而且特别仗义的没吃多少明月哥的“封口费”。
怎么可能?明月哥赚的钱大部分都给了楼下卖串儿的夫妻俩。
7
大四以后,兄弟们考研的考研,找工作的找工作,每个人都忙碌了起来,似乎再也没人有心情聊什么姑娘,什么毛片儿了。明月哥把剩下的光盘低价处理给了和他一起做生意的贩子刘二,在我们最喜欢的狗肉馆摆了一大桌,那天,老马,牛姥爷,录像哥,大忽悠,都在。
我们边喝边哭,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我们真的长大了,青春,真的不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