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日起,我在微信的《一块听听》参与了《天天用英语》栏目。这是一个收费共学栏目,为期一年,每天一块钱,每天一小时直播,每天一篇1500-3000字的英文阅读。
我的初衷很简单,从「天天学英语」,到「天天用英语」。
参与前后,陆续有朋友询问使用感受,于是有了今天的这篇使用报告。
文章的结构是这样的:
一、官方使用说明
1. 使用方式
每天结束的时候,会给出一篇新的文章,需要在第二天栏目开始之前读完。
每天晚上 21:00,在微信《一块听听》开始直播,持续大约1个小时。主讲同学会带着大家一起阅读、一起整理词汇、分析一些难句,整理一些金句等等,结束时把整理好的文件(PDF 和 MP3)发给大家,并给出第二天需要「用」的内容。
2. 选用文章
知名媒体上最近公布的文章;长度大约 1500 - 3000 词。
3. 文章获取
关注「人人都能用英语」公众号,在「我的课程」里,点击「发现课程」,选择「天天用英语」,点击「课程」可以阅读/下载每天的阅读材料。
可以在这里进入直播,也可以在这里打卡,可以在留言区跟同学互动。
4. 「主讲同学」
因为强调「共学」概念,不同于传统课堂,这里没有「老师」,只有「主讲同学」。
官方表示『会不断邀请优秀教师作为「主讲」,给大家带来不同的体验』。到目前为止,有七位不同的老师开讲。从第二周开始,几位老师开始第二次授课。
二、两周文章概览
至于文章的选择是这样的:
贴一段我颇有同感的句子:
If you’re interested, you come up with stories, excuses, reasons, and circumstances about why you can’t or why you won’t. If you’re committed, those go out the window. You just do whatever it takes.
三、自发学习方式
在这里,由衷地感谢万能的网络。
微信互动:课程开始几天之后,陆续开始建立起地域微信群。到目前为止,有16个城市学习群,其中有些城市有一个以上的群。另有许多非官方爱好者群组。
在微信群里,大家讨论围绕着:时间安排,学习方式,单词学习,词典推荐,学习方法,听课感受,问题反馈,建议意见等等。话题都围绕着英语学习这个主题。
资料共享:相对于官方提供的繁琐方式,大家提供了更易于获取资料的共享地址,方便一步查找以及在PC端下载资料。分享的形式有:Word文件,各类便签,各类云笔记,PDF文件,公众号文章。分享的内容有:当天文章内容,课后阅读笔记,课前阅读预习,一周内容总结,英语学习方法等等。
四、关于「共同进步社群」
就像发起人李笑来说的那样,这个栏目更像是一个「共同进步社群」,就是一群人在一起,天天用英语,主动的自发的学习。
我是在2016年12月29日报名加入的,当时显示有1000多人参与;1月10日看到的数字是5954;1月14日看到的数字是6125人,队伍一直在壮大。
因为直播中不能发言,起初我很担心没有交流的途径。很快的,各地的学习群陆续建立起来。我加入了两个群,加起来800多人。
大家的讨论围绕着英语学习,共同学习的气氛还是相当不错的。两周下来,我觉得同学们带给我的启发,远远超过了主讲老师。
简单的举一个例子,在《No Time to Think》文章学习的当天,群里有同学贴了一段短视频,主题为《Embrace your loneliness》。这短视频来自《The Tonight Show with Conan O'Brien》,内容非常精彩,跟主题十分贴合。我当时很奇怪,他是怎样找到它的?
后来,在重读文章的过程中,我才发现了自己的疏忽。文章里有一句话:
The comedian Louis C.K. has a riff that’s been watched nearly eight million times on YouTube in which he describes that not-good feeling.
粗体的部分,提到了这位喜剧演员Louis C.K.的脱口秀,稍微用心就能Google到这个视频,而我却完全忽略了。
感谢群友的分享,感谢共同的愿望。
五、个人使用体验
1. 个人英语基础
不靠谱的单词APP给出的词汇量是13500字,Test Your Vocabulary网站1月8日测试结果为7470words;最近的课堂学习英语是在2004年;最近一年半刷了400多天单词,连续138天每天阅读两篇300-800字英文;研究生英语考试成绩为60多分;一般的文章可以阅读,Ted视频无字幕可了解大意;翻译过几篇国外博客文章。
2. 最初一周体验
忙碌,凌乱,崩溃。
第一周给出的文章,篇幅在1300-1500词,而我之前阅读的文章普遍为数百词。而且,我阅读的文章,都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而推送的文章,有三分之二都是我平时不会关注的,根本没有兴趣的。
起初的想法是这样的:每天晚上七点半,开始阅读当日材料;泛读一遍了解大意20分钟,查生词精度一遍20-40分钟;摘录当天的生词,记录不理解的地方,摘录不错的句子20分钟。21点30分开始听直播,次日早上复习昨晚内容。
粗算一下,每天花在一篇文章上的时间,大约2-3个小时。这个时间开销实在是太大了,几天之后我就进行不下去了。我决定调整一下学习方式。
3. 两周阅读情况
相对于第一周来说,第二周的文章难度明显降低,生词量也减少了。第一周的文章,每篇粗读大约20分钟,第二周只需要不到10分钟;第一周每篇的生词量在20词左右,第二周基本不用查单词。不过,对于有些认识的单词,我仍然仔细查了它更全面的用法,并记录了一些例句,希望能够重点掌握这些高频词汇。
两周的13篇文章,我全部阅读完成。每篇文章都标注了生词,但没有听完所有直播,也没有单独做完整笔记。
4. 学习计划调整
除了寻找自己的节奏,我也在关注同期的同学们是怎样学习的。
大家最初的时间开销都比较大,普遍都在三四个小时,后来陆陆续续有所调整。有一位同学的调整值得基础薄弱的同学参考:
我基本读一篇要4个小时,一个一个查单词,之前底子太薄,所以我换了一种策略,不再盲目的跟课程的进度,一周选择3篇,深度阅读,搞懂里面的所有词、词组。有时候学会放弃,找到自己适合的节奏,不盲目的跟随。
也有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每天跟读以后做了详尽的笔记:
我大概现在15min读完,30min刷生词,听课60min+,排版15min;我打算以后每周日组一个最多四个人的线下活动。
跟了几天之后,我把听直播的时间,从21:00调整到21:30开始,用以节省音频接续的时间;后来开始选择性的跟读,主要是课前自己阅读,直播中重点关注分享的单词表、金句以及难点解释。如果文章没有明显的困难,就放在第二天早上,在运动的时候听直播磨磨耳朵。
5. 未来学习计划
我改善了单词学习的方式。只查询那些影响阅读的单词,或者是高频使用的单词,不同的单词投入不同的精力。清空了有道单词本,只把自己想要记住的单词放进去,有空就浏览卡片,每天复习一遍。那些反复记不住的单词,会从单词本中清空,以后需要时再查。
同时调整了文章阅读的方式。泛读过程中不查生词,对于有兴趣的部分,适当延伸阅读。阅读过程中有趣的或是有益的部分,会翻译成文或者集结英文。不喜欢的内容,简单了解大意,学几个有趣的生词,不错的表达即可。
6. 我得到的启发
就像前面说到的那样,共同学习社群给了我很多启发。
从阅读优秀的学习笔记,到跟随扩展的阅读资料,我开始完全主动的学习,扩展自己的阅读边界。看了《Michelle Obama’s Final Speech as First Lady》一文之后,我在YouTube上找到这段视频,并且看了Michelle的深夜秀节目,以及Obama的访谈节目。节目非常精彩,我感觉我几乎要喜欢Michelle了。而在此之前,我对他们一无所知。
它并没有教给我什么东西,却帮我打开了一扇窗。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认真的审视自己的学习,从学习目标到学习方式,我逐渐清晰起来,也更加有了信心。
六、一些小贴士
在1月1日 的开篇中,李笑来分享了一些个人观点:
(让英语学习)自然到像吃饭一样;要勇敢不要心存畏惧;不要嘲笑别人;不要负分(比零基础更可怕);任何时候都要注意磨练自己的沉浸能力。
你的学习能力大部分取决于你的沉浸能力,进入沉浸状态的速度有多快,进入沉浸状态后能保持多久。像婴儿一样去学习。
不认识单词就查字典,认识单词读不懂就学语法。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
不要把这个栏目理解为传统的「阅读课」;这个栏目本质上相当于是特定目标的「共同进步社群」;所谓的「用」,是「你自己主动地用」,进来了之后,有没有进步,完全靠你自己。
这两周里,我坚持每天阅读,每天使用英语,已经达到了自己的初衷。毫无疑问,我知道自己能够继续,并且能在这一年中,取得始料未及的进步。
以Michelle Obama演讲中的一段话与你共勉:
I want our young people to know that they matter, that they belong. So don’t be afraid — you hear me, young people?
Don’t be afraid. Be focused. Be determined. Be hopeful. Be empowered. Empower yourselves with a good education, then get out there and use that education to build a country worthy of your boundless promise.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