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五,9月5日,阴,天一直在不间断地下雨,一会淅淅沥沥的毛毛细雨,一会呼呼啦啦地中雨,秋天的感觉越来越浓,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呀。
下午书友问是否有空,晚上再搞一期读书活动,因为上次的内容太多,好像有点没理解透彻。自己肯定没问题,于是感觉下发通知。本群主要内容是复习上节课的知识,所以通知很好下,一会就写完,发到群里。
晚上到了吾木成林,看书友已到,在听古文观止《乐毅报燕王书》的翻译。以前不知乐毅这位古人,竟然这么有才能,竟然联合四国,搞了这么大场跨过大战,且连下齐国七个城池。不仅帮燕昭王完成了复仇计划,还夺回了燕国不少国之重器。更不要说金银珠宝了。不说打胜仗,但是能说服其他三国参与这场战争就已很罕见。
按理乐毅立此等不世战功,已名达于天下,必定前程似锦,不可限量。可是命运就是如此的捉弄人,燕王竟然于此时薨了,太子继位,这位太子本就与乐毅不太对付,这位太子一上台就想用劫骑代替乐毅,世人都心知肚明,这不是明显不信任乐毅吗?
聪明如乐毅者天下有几人,此时不行动更待何时,于是乐毅立马找了一个下家,跑到赵国为官,赵国也很看中他,立马封了一个管,还不小。于是新燕王又乐毅报燕王书后悔了,失此良将,如被赵国利用,返将燕国一军,可是不敢设想,于是立马写信委婉虚以委蛇地表明自己的意思,希望乐毅不要翻脸不认旧主,不念老燕王的知遇之恩。
乐毅多么聪明的人,整日混迹各大国之间,游刃有余,新燕王那点心思,他门清。可是障于乐毅的家室尚在燕国,他也要为家人考虑,加上他本身就是一位阔达之人,于是就有了这封流传千古的书信《乐毅报燕王书》。
两人听完解释,又一人一段读了两遍。开始下一个内容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一二章。分别读了二遍,后天天星又加入,大家依然沦落朗读,然后释义,讨论。比少成语出自孟子。如拔苗助长,自取屈辱等。
后来因为一直下雨,担心路上不好走,又把3.3-3.4这两个小章节通了一遍。
学习就有收获,特别是这些古文,学习的过程是不是在于古代的朋友一起高谈阔论。是不是也是一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