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网络平台中的“黑客”

很多教师有这样一种思维习惯:犯错——认错——改错。他们以为学生只要认错,就希望改正,剩下的就是看学生今后的行动了,殊不知,“承认错误”与“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是两码事,“搞清自己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与“我有没有能力改正这个错误”也是两码事。教育学生不能停留在与表面现象作斗争的层面,而要关注教育的效果,关注教育的内容在学生内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那么,如何抓住教育契机,掌握教育分寸,让教育不止于认错呢?

1.反应及时、敏锐。

2.就事论事原则,针对事情分析现象,思考本质,不轻易把“事”与“人品”联系在一起,尤其不随意做道德评价,不给学生贴标签,这有助于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有助于冷静而理性的处理问题。

3.倾听代替说教。倾听是把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倾听是把成长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可以让教师找到学生做错事的郑洁所在教育应不止于认错,教育要唤醒自我。

思考:我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教知识,“育人”是教学生学做人。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正直、善良、宽容、友爱的高尚品德,因为一个人只有品行好了,他的学问才能提现出真正的价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