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论断,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中如黄钟大吕,激荡人心。文章深刻揭示团结奋斗作为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是党领导人民从辉煌走向更辉煌的永恒法宝。在百年变局与复兴全局交织的今日,重温这些重要论述,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致敬,更是新征程上凝聚磅礴伟力、战胜万难的行动纲领。
团结奋斗,是中华民族穿越千年风霜而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在历史长河中铸就了不朽的丰碑。回溯来路,我们民族每一次浴火重生、每一次文明跃升,无不铭刻着万众一心的集体伟力。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集体奉献,到万里长城凝聚的血汗智慧,再到近代救亡图存中“四万万人齐蹈厉”的悲壮抗争,团结奋斗如一根金线贯穿始终。中国共产党更是这一伟大传统的卓越继承者:延安窑洞中军民纺车同转、南泥湾镢头同挥的艰苦奋斗,不仅粉碎封锁,更铸就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宝贵精神;改革开放的春雷乍响,从农村“大包干”的破冰探索到特区建设“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亿万人民以共同意志书写了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历史雄辩证明: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精神标识已融入民族血脉。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体人民共同事业的宏伟蓝图,正是新时代团结奋斗的鲜明坐标与力量源泉。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国际环境,实现民族复兴尤需十四亿双手共同划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将整个民族紧密凝聚在共同旗帜下。从“北斗”系统全球组网背后无数科研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的接力攻关,到脱贫攻坚战场上数百万驻村干部“一个都不能少”的执着坚守;从抗击疫情时“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绘就的壮丽画卷,到乡村振兴中“新农人”返乡创业、村民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这些正是“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鲜活注脚。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壮丽事业,唯有用共同目标凝聚人心,让每个奋斗者都成为现代化大厦的基石,方能汇聚移山填海之力。
新时代的伟大征程呼唤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略清醒,这是团结奋斗得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关键保障。通往复兴的征途绝非坦途,“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而奋斗本身即蕴含与艰难险阻的较量。面对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围堵,我们唯有发扬“两弹一星”般的斗争精神,在芯片、光刻机等关键领域自力更生、攻坚克难;面对改革发展深水区的顽瘴痼疾,更需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破除利益藩篱,依靠制度创新激发深层活力。华为在极限打压下逆势突围、国产大飞机C919历经艰难终翱翔蓝天,无不证明:真正的团结奋斗,是在斗争中淬炼的团结,是在风浪中升华的奋斗。唯有“把握斗争方向,掌握斗争规律”,在斗争中求团结、在斗争中谋发展,民族复兴巨轮才能劈波斩浪。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光明未来奔去。团结奋斗作为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其真理性在民族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闪耀着不朽光芒。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已为我们标定方向,唯有以共同梦想凝聚最广泛共识,以斗争精神锻造最坚强意志,将十四亿颗心紧紧相连,十四亿双手紧握成拳。
当每一份力量都向复兴伟业汇聚,当每一次奋斗都在时代坐标中闪耀,我们必将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这束由团结奋斗点燃的精神火炬,终将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征途,光耀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