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自然科学的明珠,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门学科也是学生时代最难的课程之一。一个班的学生,有考近乎满分的学霸,自然有不及格的学渣。曾有一位数学老师说;“代数难、几何烦、三角函数越学越简单。”可惜这句话不完全对。对于学霸来说,可能数学一直很简单,对于学渣来说,所有题目都是越学越难。
数学是必修课程之一,如果让孩子从开始就对数学感兴趣,真正将数学的原理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寓教于乐中领悟到数学的魅力呢?这里推荐一本美国老师培训数学特长生的专用教材《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初级篇)。这本书适合2~3年级学生,全书设计了26次大闯关,也就是26个生活场景中实际遇到的数学问题,520道场景式数学题,近400幅精彩漫画,让孩子爱上数学,运用数学的方法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
作者爱德华·佐卡罗。1974年毕业于北艾奥瓦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大学毕业后,佐卡罗开始了长达四十余年的教师生涯,在过去的十余年中,他的教学工作转向以数学教学为主,先后教过数百位数学天才生,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没有合适的教学资料,他就开始为这些学生开发教材,经过十余年的试用和修订后,这些教材最终公开出版,就是大名鼎鼎的“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系列丛书。”
《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初级篇)从最基础的数学概念开始,紧密结合生活中遇到的场景,从小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一、关于零花钱的几个小建议
玛利亚6岁了,她每周可以拿到2美元零花钱。妈妈说她的零花钱每年都可以多4美元。也就是说,当玛利亚7岁时,她每周的零花钱有6美元,当她8岁时,每月的零花钱有10美元。
但是妈妈说她还可以选择用另外一种方式增加自己的零花钱:零花钱每年翻一倍。也就是说,当她7岁时,零花钱是每月4美元,等她8岁了,零花钱就是每月8美元了。
玛利亚怎么选呢?如果只考虑6岁、7岁、8岁的时候,第一种方法合适,但是再往后呢?玛利亚开始想选择第一种,不过为了对比,她做了一个表格:
她差点就选错了。
用数学知识解释: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差别,尤其是等比数列,指数级的差别越到后面数字越惊人。对于小孩子来说解释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可能有些困难,不过从零花钱的角度看,更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和理解。
这是《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初级篇)开头选的一个例子,很贴切也很实用。零花钱的问题可以说是孩子们遇到的第一个财务问题,如何获得更多的零花钱?得到零花钱后怎样支配,都可以从这个问题上延伸。让孩子们在从小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念,不是更有意义吗。买东西的时候该怎样衡量商品的价格呢?付款的时候如何找零?判断判断哪件商品价位是否合理。
二、神奇的乘法
学习乘法的概念,可以快速得到答案,乘法不仅能翻倍,是能翻很多倍呢。
《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中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如何你有7堆硬币,每堆有5枚,你一共有多少呢?
三、数学是一种语言
数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语言,数学用属于自己的运算法则、专有名词来解释这个世界。
用代数来解释问题。
数学是一门学科,数学在应用中得以成长。《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初级篇)中列举的26个大闯关,都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基础开始学习数学,建立数学思维。爱德华·佐卡罗丰富的教学经验也为本书增添了更多的实际意义。
图片来源:《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初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