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怨天,不尤人

今天学习了《论语.宪问》第37章,收获特别大。其实以前就知道"怨天尤人"这个成语,但是却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真实含义。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这一章是孔子和弟子子贡的对话,讲的是孔子拥有信仰,而且始终能做到信仰坚定不动摇,孔子一生信天命,终身学习,保持持续上进和精进的状态。下学和上达的前提是要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本质上,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凡事要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有问题要首先从自身找原因,要自知,而不是从外界先理由,不抱怨天,也不埋怨别人。有些事情,可能有天命的因素,也可能会受到外界干扰和影响,但是最终还是要在自己上下功夫,要从自身客观地分析和判断,找到原因才能更好地进步和解决问题。

"不怨天,不尤人"说起来简单,其实真正要做到有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有足够的自知能力,需要具备抽离自我的能力,能够从复杂的问题中跳出来,找到真正的症结,而不是把矛头指向无辜的"天"和"人"。凡事都是有因有果,有果必有因,遇到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具备"不怨天,不尤人"的能力和修为,保持一颗抽离心、一颗客观心和一颗上进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