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爱啃骨头的猫咪
近日,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2018年全国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013.9万对,结婚率仅为7.2‰,这个数字创下了近10来新低。就目前统计的数据来看,国内有超过2亿的单身成年人,同时超过7700万的成年人选择了独居。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不想结婚生子?
豆瓣上一位网友说:为什么不想结婚生子?因为不想嫁给像父亲一样的男人,不想成为像母亲一样的女人,不想生跟自己一样的小孩。或许,应该不止一个人像这位网友一样有这样的想法。如果生活在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里,父母婚姻相处的方式,很大可能就会成为我们以后的婚姻模板。我们害怕不能修复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害怕自己的婚姻也一败涂地,更害怕自己成为孩子以后糟糕的原生家庭。
东野圭吾说:“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决定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我们无法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原生家庭,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去优化去改变它。认识自己的原生家庭,探寻我们跟父母越来越像的原因,了解什么是家庭的正确养育方式,从而知道我们要成为怎样的父母。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一书就是告诉我们,你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极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你受到的养育方式。就一些先天因素来说,它们不是由基因遗传造成的,关键在于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反馈。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的作者奥利弗·詹姆斯是一名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他的著作包括《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在这个只有赢家和输家的现代文化背景下》(Juvenile Violence in a Winner-Loser Culture)和《沙发上的不列颠》(Britain on the Couch)。他通过考察引用前沿研究成果,整理分析个人经历和相关案例,得出结论:心里层面的代际相似性是后天培养造成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本书的内容。
我们为什么会跟父母越来越像?
相比其他物种,人类依靠父母生存的时间最长。在动物界,刚出生的几个小时的小羊就会独自站立;刚出生几天的小鹰就要练习飞行;只有刚出生的人,完全没有任何照顾自己的能力。所以婴儿只能依赖养育者,千方百计地赢得他们的关注,同时获得生存资料以满足自身需要,否则就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
但是,对于养育者来说,照顾孩子并不是简单的事,尤其是承担主要养育责任的母亲来说。很多母亲在怀孕生育期间,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原因,会有产前/后抑郁出现,再加上养育孩子就意味着必须牺牲掉自己的时间,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精力,经常是24小时不眠不休,喂奶、换尿布、做饭等等,即使有父亲和其他人的帮忙,也会让母亲身心俱疲,被孩子折磨到发疯和崩溃。孩子对养育者有依赖性,但这种依赖性对养育者的精神造成了威胁,有时候甚至会做出伤害、虐待孩子的行为。所以,为了避免被伤害被虐待,孩子就需要千方百计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赞同,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完全复制父母的所作所为。
我们之所以会成为今天的样子,就是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身份认同的影响,而父母对我们采取的养育方式是关爱还是虐待,其带来的后果会让我们有不一样的人生。
言传:
养育者掌控着婴幼儿的一切事宜,随着孩子们的长大,养育者会对孩子的某些行为进行鼓励,对一些他们认为不对的言行进行批评,于是,孩子学会了如何取悦父母,如何避免令父母失望,并学会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最终,孩子性格的养成,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一面,都会受到父母教育的直接影响,包括良好的习惯、思维方式、心态等,以及某些不好的习惯和心态。
身教:
孩子最先学会的就是模仿。我闺蜜自从生孩子之后,每时每刻都在注意自己的言行,虽然孩子现在还不会说话。有一天她跟我说,我现在每天回家都看书,儿子看到我看书,他也会学我拿一本画册在那翻,虽然不知道里面讲什么。
随着孩子的成长,不论是在行为上还是在语言上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举止。当然,不仅是好的行为语言,还有一些不好的也会被模仿。很多父母,在言传身教上并不是一致的:照我说的做,不要照我做的做。比如,很多父母告诉孩子们不要撒谎,但当有时候孩子接到一个父母并不想接的电话时,就会拼命跟孩子挥手示意自己不在。而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孩子知道凡是有例外,规则是可以被打破的,我们有时候会口不对心。孩子会完全复制父母的行为,有人认为是基因造成,其实不然。孩子们会时刻观察父母的个人风格、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他们敏锐且认真,并且模仿的非常快。
身份的认同:
孩子会将父母的言行代入自身,并将其当作自己本身的一面。身份认同产生的根源是爱意或恐惧:如果是出自爱意,那么孩子会通过模仿父母的爱的行为和语言来取悦他们;如果是出自恐惧,例如遭受批评、惩罚甚至虐待,那么身份认同就是一种抚慰自己的方式,这就相当于他在告诉自己要成为跟父母一样的人,或满足父母的期待。
除了上面这三种学习机制,虐待是子女同父母相似的最大成因。因为,虐待会开启绝望而强制的机制,进而造成人们重蹈覆辙。
虐待:
当父母心情不好时,就会借由孩子做错事对其进行责骂,甚至动手,以此来发泄自己的消极情绪。父母通过虐待孩子缓解和释放自己的压力,而孩子要么会自责都是自己的错,要么有样学样也会用同样方式进行发泄。调查显示,长大后,受虐儿童通常会变得酷似自己的施虐者。比如HBO的迷你剧《奥利弗·基特里奇》中的女主,她既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面对自己的下一代时,她又是原生家庭的施害者。
总之,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会影响家庭中一代又一代的人。
家庭的正确养育方式是什么样的?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里·哈洛做了一个著名的“恒河猴代母养育”实验:他将一只刚出生的婴猴放进一个隔离的笼子中养育,并用铁丝和绒布做了两个假猴替代真母猴。“铁丝母猴”胸前有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头,而“绒布母猴”则没有。几天之后,哈洛发现,婴猴只有在饥饿时才会去“铁丝母猴”那里喝奶,大多时候它都是跟“绒布母猴”呆在一起;当婴猴受到惊吓或攻击时,它会跑到“绒布母猴”身边并紧紧抱住它。
后续实验中,哈洛发现,被“绒布母猴”养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也很孤僻。于是,他改进了实验,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绒布母猴”,并让婴猴每天都有一些时间跟真正的猴子接触玩耍。改进后的实验表明,这样哺育大的猴子在行为和性格上基本上是正常的。
对于这个实验的研究结果,哈洛说:“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哈洛的实验给予了我们启事: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喂饱阶段,想要孩子身心都健康成长,一定要给予关爱和具有安全感的养育方式,从触觉、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通道进行积极的刺激,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存在,从而获得安全感。
在本书《天生非此》中作者奥利弗·詹姆斯表示,良好的幼年照顾会带来积极的结果,照顾不周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也曾说,对婴幼儿来的成长来说,爱如同维生素一样必不可少。我们的脑中有一种叫做皮质醇的物质,也是我们常说的“应激激素”——遇到压力或者危险时,皮质醇会激发大脑中的“警钟”示意,提醒我们做好逃跑或反击的准备。皮质醇是否稳定,直接决定了人们对压力的处理能力。经过研究人员大量实验数据表明,人的皮质醇基线水平是由幼年时期受到的照料决定的:在没有威胁时,你的皮质醇水平会在基线水平;而不稳定或虐待的照料的方式会使皮质醇基线水平过高或过低。也就是说,那些被父母精心照顾养育大的孩子,会有着更健全的人格和更稳定的性格。
我们要成为怎样的父母?
认清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方式
在科罗拉多州曾开展过一项实验,以469被收养者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差不多是出生29天左右就被收养,所以他们的亲生父母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对他们产生任何影响。父母和孩子分别进行了详细的性格特征测试,但测试结果显示,亲生父母与子女性格特征方面没有显著相关。
实验说明,性格特征不具有可遗传性。但为什么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你跟你爸一个德性”?其实,性格特征之所以会在代际传递,很大程度上是学习(言传、身教和身份认同)、虐待和关爱造成的。
我们父母对我们的养育方式承自于他们的父母的养育方式,而我们很大程度上会依照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方式来养育下一代。所以,如果我们的童年是在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下成长起来的,那么我们也会采取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但是,如果我们的童年并不是很幸福,而我们又不想让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那么该怎么办?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承认自己原生家庭的局限性,承认我们对原生家庭的恨、无奈、愤怒、羞愧等负面情感。正视过去,才能展望未来。
减轻孩子的“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offspring Stockholm syndrome)是指:孩子努力获得父母关注,并对自己的这种行为无限维护。子女会通过模仿父母的性格特征,同父母建立感情联系并获得他们的喜爱。
如果家庭中,父母是“我很好,而你不是”的潜在心理诉求,那么父母会经常将自己遭遇过的虐待重新施加到孩子身上,以期待自己情况的好转。当然,长此以往孩子耳濡目染也会跟父母一样。
如果家庭中存在的是“我很好,你也很好”的模式,比如经常鼓励和夸赞孩子“你很棒”“你很漂亮”等等,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关心、支持和鼓励,那么他们的身心更加健康。同时,我们不遗余力的呵护孩子,等他们长大后也会从这些积极的心理中获益。
正如《天生非此》的作者奥利弗·詹姆斯所说:我们必须牢记自己是成年人,不要利用孩子们的脆弱来伤害他们。在我们悲伤、愤怒或是心情低落时,尽量不要让孩子们感觉自己要应付我们的负面情绪。我们要照顾他们,而非让他们照顾我们。我们只有先满足孩子们对于父母依赖的需要,才能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品格。
对孩子设定正确的期望
说起期望,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只要“平安健康的长大”就好了,当然如果能“学习成绩优秀、考上重点大学、有个好工作”那就更好了。随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的不断扩张,加诸于孩子身上的负担也越来越重。而有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勉强的压抑自己而迎合父母,在父母期望的模样去生长和做自己之间摇摆不定,最终精神不堪重负乃至崩溃。
父母为什么会对孩子抱有如此期望?可能是自己从未达到希望孩子能帮自己实现愿望;还有可能是自己已经做到如果孩子做不到就会让自己丢脸,所以要求孩子必须达到自己的期望。
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已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思想和感情,他们不应该被父母以各种理由“绑架”完成自己的梦想,也不需要承担父母遭受过的痛苦。
有人说,人生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20岁时知道父母是普通人,30岁时知道自己是普通人,40时岁知道孩子是普通人。成为父母之后,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对孩子的期望,给孩子树立健康积极的榜样,根据上面我们提到的“孩子跟父母越来越像”的理论,只要父母成为更好的父母,孩子也会效仿成为更好的孩子,没准儿最后就长成了父母期待的样子。
《天生非此》是一堂给所有即将或者已经成为父母的人的课,正如作者奥利弗·詹姆斯在书的开头所说,“比起给子孙后代留下房产、股票、股份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将爱传递下去才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