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幸参加了某地一场公益创投的专家评审,数十个公益项目轮番展演,也算盛宴。我在评审现场听了一天,几位专家几乎会在每个项目展示完提出点评或建议。
我边听边记,记录了几位专家的现场提问,手记速度略慢,只记了提问,没录上回答。分享出来,以供准备参加公益创投的伙伴参考。
项目中提到的相关部门是否明确答复可以提供支持?
项目书中服务对象和目标人群的数量一样,是否能保证全面覆盖?
针对老人的小组活动,频次是否超过了老人的可承受范围?
你们组织之前投过类似的项目,之前项目和此项目的递进关系如何?是否有成效上的延续?
对楼道的整体改造如何应对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给老人提供的代买服务很容易产生矛盾,这个怎么解决?
项目中提到的公共空间议事会是否包括小区物业的参与?
一个社区往往有多个小区,怎么处理居民对于小区和社区之间的不同归属感?
之前是否做过类似的志愿者培训项目,有无相关项目经验?
培育出来居民自组织的自主开发项目如何评价其成效?
组建居民志愿者队伍,如何可以体现其效果?
这个项目的直接收益人群有数千,如何保证服务效果?
针对菜场子女的项目,切入点很好,不过对家庭和学校有什么介入吗?
能否增加一点,让子女理解父母的职业,进而引入财商教育?
项目书中只看到了服务产出,那服务成效是怎样的?
针对困境儿童的帮助,不能仅给他们快乐,能否在活动中触动他们的向往?
在活动设计上,能否组织困境儿童做社区义工,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如何在社区治理中如何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
你们对老漂族的定位是怎样的?
在需求视角外,能否在资源视角上发掘老人的能力,使其融入社区?
准备组建的为老服务理事会的构架是如何?谁来任理事长?
项目实施地有没有业委会,项目实施后业委会和共治会的关系如何?
如何防止这个社区营造项目成为拼盘?
成熟社区的项目放到村改社区会不会血型不匹配?
微电影拍摄环节,完成后的投放渠道有哪些?
项目产出和促进社区融合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动迁小区从优势视角看有什么资源?
没有稳定社交圈的女性对社区有什么需求?
培育五家急需的草根组织,如何判断急需?
培育草根组织到何种程度算成功?
服务对象是轻度保障人士,他们的就业率如何?
需求调研报告主要是残障人士,但项目书是综合类的社区治理?
国学普及的效果如何评估?
如何保证外来务工人员参加你的活动?
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是否提前调查他们的培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