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真的像白象吗?
——浅析《白象似的群山》中白象的多层含义
海明威作为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其小说中塑造的男人常常被人冠以硬汉形象,而在《白象似的群山》当中,作者赋予的男性是一位迷惘的人物形象。这也正是作者本身对于人生、世界和生活的迷茫和彷徨。如读者所看到的一样,文本采用的是经典叙事理论中的外视角叙事,又称之为外聚焦。作者从旁观者的角度,即从小说人物的角度进行叙事,没有涉及任何的主观内容。由此达到叙述者形象远远小于小说主要人物的形象的目的。
从外聚焦的叙事方式中,读者可以撇开作者本身,一览小说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及其人物形象,因而自发地形成对小说人物的认识,最后产生有关读者个人的解读和评论,甚而与众人乃至作者达成小说主旨的共鸣。
在《白象似的群山》一文里,显而易见,“群山”和“白象”或聚集或错开地总共出现过五次。在第二次出现时,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姑娘,对此产生了疑惑:“这些山美极了……看上去并不真象一群白象。”唯独这样一句的否定,足以引起我们对于“群山真的像白象吗?”的问题的探究。当然,如果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寻绎出作者赋予“白象”的多层含义。
一、“白象”就是白象
相对而言,小说中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名词,往往不拘泥于名词本身的含义,还伴随着多层意思。但是在小说中第一次出现时,这个名词大多数情况是出于主人公的第一印象,无添加的,无修饰的真。故而小说中第一出现的“白象”可想而知,就是白象本身。
在姑娘的视觉里,远处的山景轮廓,就如同一群白象一般,映入眼帘。这时候的姑娘内心没有杂芜,只是无意识地在闷热的天气里,等候火车看到的远处群山之像,亦是“群山之象”。
二、“白象”是姑娘的腹中之物
因为天气过分的热,姑娘和男人开始喝酒,以寻得一些凉爽,这似乎也是姑娘和男人在寻求内心的凉爽。
当“白象”的比喻第二次出现时,是姑娘在质问男人“我说这些山看上去像一群白象,这比喻难道不妙?”而男人的回答只是漫不经心的一个字:“妙”换做任何一个女性对于这样的回答一定会有丝丝不愉,何况对于万千读者的万千想法来说。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男人心不在焉,不论是心中所想,亦或是目光所及,全不在于姑娘的所说和所看。
因为男人的冷漠,使得姑娘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她也开始质疑自己的认识:“看上去并不真像一群白象。”读者读到这里,一定会返回去再看一遍或者说停顿片刻,思考为什么男人会如此的心不在焉,而姑娘又为何会有如此的反差之念?直到读到后面的“手术”,我们才能够猜到原来姑娘腹中已然存在一个生命。由此,读者也可以推想出姑娘第二次对男人的质问,其实是在说自己的腹中之胎。
腹中之物此刻未出世,就像群山一般没有自我选择的余地,但又像一群白象,是一条生命,是一份真实的存在。正因为她不舍得孩子,不愿意去做手术,所以才会多次看见像白象的群山。
三、“白象”是人类的精神生态
如果说姑娘认为“群山就像白象”,那男人也许会认为“群山未必像白象”。这样的说法或许过于生硬,但男人对于“群山像不像白象”这个问题漠不关心,这毋庸置疑。男人从出现在小说开始,就没有丝毫观察身旁之物的视觉感受,作者也没有描写其内心想法,而是运用大量的对话来突出男人的内心活动。
对话之间,男人坚持让女人做手术的心思十分明显,虽然他总是以一种顺从姑娘的口吻来说话,可是言谈之间显然是不愿姑娘违背他的决定的。他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是迷茫的,是彷徨无措的。当姑娘再一次说出“白象”时是对男人所说:“但是如果我去做了,那么倘使我说某某东西象一群白象,就又会和和顺顺的,你又会喜欢了?”姑娘所言之词,有着一种无奈之情,她本人是及其不愿意做手术的,但又不愿看到男人低沉的神情,故而选择顺顺从从。
两人的对话快进入高潮部分时出现了一个缓冲,姑娘说“咋们别再谈了好不好?”于是两人都坐下,在这短暂的静谧之间,姑娘再次看向了远处的群山,而男人则一如既往的不望他物,只是看着眼前的姑娘。他害怕,害怕姑娘最后真的不做手术,其实也是在害怕腹中之胎出生后的压力。
在姑娘最后一次看向群山,小说接近尾声时,男人表现出来的对于生活的不自信,对于人生的胆怯懦弱,以及因为自己没有勇气而对世界冷酷无情,对爱人不负责任的精神生态,都昭然若揭。
故而,白象在作者行文用意至深处,也是在象征着如同男人那般“迷惘一代”的人物形象及其精神生态。
海明威在塑造这样一个人物时,一则是从自己的内心寻找到的影子,二则是就社会现象产生的联想,三则是在为读者、为世人呈现这样一类主题,这样一个形象。说到底,群山是否真的像白象,或许只有姑娘一人可以明白。但“白象”的寓意绝不仅仅只是白象,还有姑娘想要留住的生命,甚至是那个社会的人物精神生态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