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ArcGIS,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就是GIS的代名词,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行业的发展方向,它从理论方法、行业规范、软件生态三个方面牢牢控制整个行业,很少有一个学科和行业像GIS这样羸弱到能够被一个软件平台就定义了。不过话又说回来,GIS是地理学、测绘、计算机技术形成的交叉学科,基本的理论、方法都是这三个行业的舶来品,自己的核心价值就是通过一个信息系统呈现,也正如它的名称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这也从基因上决定了GIS从开始就不会是一个产生存在感的行业,另外悄悄的呼吁一声本科和博士真没必要学GIS,硕士阶段学是最好的。
直到今天,能够熟练的使用和掌握ArcGIS也是目前对每个从业者的基本要求。自从1981年Esri开发出了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GIS产品ARC/INFO 1.0,到现在最新版本ArcGIS 10.7,将近四十年的版本迭代,构件了ArcGIS无比庞大的生态体系,使用ArcGIS全家桶基本可以满足行业内所有的生产需求,但也正是这样的庞大体系,给开发者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糟糕的产品体验
产品安装,学会安装和破解ArcGIS是学习GIS的第一课,ArcGIS的安装是我经历的同类产品中最坑爹的,没有之一。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安装成果,大多数情况是需要重装系统才能够解决问题,相反SuperMap的安装一个bat脚本就搞定了,如此糟糕的问题ArcGIS到现在依然没有解决。
系统授权,ArcGIS和其他软件一样只提供很短期的试用许可,鉴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大家都使用破解版,只要不是商业使用,Esri官方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相比之下超图就聪明的多,推出可循环申请的试用许可,所以超图根本没破解的必要,但是商用环节谁也不敢用没授权的产品,对用户免费但是对合同收费才是在中国行得通的策略。
开发和调试,刚毕业那会儿从事了两年的Arcgis Engine和Arcgis Server的二次开发,这段痛苦的经历至今仍记忆犹新,你每天的工作不是如何快速的开发业务功能而是要搞明白接口报的错到底是什么意思,虽然ArcGIS终端页面功能变来变去,但是核心的底层还是基于古老的COM+技术,这项技术通过HRESULT来返回结果,而这个结果基本上正常人类是看不懂的,需要不断的试探各种可能来定位问题,这个平台的开发效率是十分低效的,在后来的技术选型中排除ArcGIS已经成为了本能的反应,目前我的机器上只装了SuperMap和QGIS,发现足够满足日常的工作需要,生活也变得很美好,电脑也轻快了很多。
产品稳定性,ArcGIS Desktop经常莫名其妙的崩溃,我已经无数次遇到ArcGIS毫无原因的崩溃,现在依然如此~
高昂的价格,说到排除ArcGIS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它实在是太贵了,你为了使用几个基本功能,它的销售方案里需要你配齐他整个全家桶,而这个全家桶里面的很多产品,尤其是为了适应云和大数据的发展而扩展出来的一系列产品,把安装和逻辑关系变得很复杂,但是那些功能基本上都很鸡肋,为了这些鸡肋的功能而让产品变得复杂和昂贵这是有点得不偿失的,消费者也不会愿意为此买单。
专业化还是普适化
这个话题其实是老生常谈,目前的趋势已由GIS主动试图融入IT,转变为IT主动吸收集成GIS,行业的格局也从也由以ArcGIS为代表的专业平台为主线,变换到以主流IT手段为主,GIS工具为辅助手段的局面,这几年出现的无论是数据存储还是可视化框架都把对空间的支持摆到了很重要的位置比如Hbase Spatial、Ganos等。曾经和阿里云的一名高管交流过,空间信息在城市大脑的组成中位置很重要,但是他们认为ArcGIS的体系和功能都无法满他们平台需求,比如在数据管理和可视化效果方面,同时ArcGIS是国外产品,在如此关键的项目中是不可能使用这些外国产品的(从最近中美贸易战来看这个判断是很正确的),我相信他们未来一定会发布越来越多的替代产品来充实他们的平台能力。空间能力作为基础能力像水电煤气一样深入生活,就必须要去除专业性,保留最核心也是最有价值的那部分能力,这也导致了GIS公司这几年弱GIS的项目越来越多,而这些弱GIS的项目是不需要通过专业的GIS平台就可以完成的,开源项目足矣,这也是目前Cesium Mapbox Echarts这类开源框架逐渐成为了一般GIS公司开发的主流框架的原因。普适化的发展就需要有普适化的架构,ArcGIS封闭、臃肿的生态显然和目前的发展趋势格格不入,下半程空间信息发展的接力棒应该会逐渐交给IT平台厂商。
细分领域的困局
除了上面生态的问题,这些年ArcGIS显然没有跟上主流技术的发展,这几年空间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领域也更加细分,但在新型测绘产品的处理上ArcGIS显得力不从心,对于像高精地图、倾斜摄影这类对技术要求较高的领域ArcGIS相应的产品都没有形成竞争力,看似每个技术潮流都抓主了,其实是什么都没抓住。他最近发布的大数据、AI四件套(Image Server、GeoAnalytics、GeoEvent、Notebook)吆喝的很响,其实都缺乏基本的应用场景。这四件套基本上都是基于开源框架开发,而这些框架的整合一般的开发者自己也能搞定、一方面可以积累技术,也有活跃的社区支持;另外一方面成本可控,为什么还要花大价钱买你的产品呢?!
我本身对ArcGIS没有敌意,只是对目前微妙变化的一个总结,仅供大家参考,不严谨之处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