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曾到过别人的世界,经历别人经历的一切,永远都不知道别人的小资生活背后,是怎样的彻夜通明。
我生活在一个二线半的小城市,每天过着无忧无虑,朝九晚五,吃吃喝喝的生活,因为做财务工作,所以很少能请假出门玩耍,偏偏又是一个爱旅行的小文青,就爱发表一些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的感慨,三五好友,平平淡淡,总在期待一些波澜壮阔,羡慕那些到处旅行拍照,拍美美照片,吃喝都很讲究的那些空中飞人们。
直到有个偶然的机会,派小会计去上海出差,常常来上海出差,心理就慢慢有了变化。
第一次,和另一个同样井底蛙的小职员一起来上海,结果只是觉得,上海的白领们,一个月万把块钱挣着,南京路吃吃各国料理,外滩喝个咖啡,黄浦江游轮上吹吹风,很正常,我们这些乡下孩子,一个月两三千块钱,在我们的城市,勉强维持生计,来这里,就徒步看看外滩,感受一下有钱人的生活,参观一下那些不真实,就够了。以后努力赚钱,有了这资本,再来消费吧。
再后来,就一个人跑来这里,也没什么时间玩,没什么空闲参观,就是在这里办公事,对外的窗口都是朝九晚四,夜生活简直丰富极了,晚上就可以和在上海工作的小伙伴们约出来吃个饭逛个街,也觉得蛮快乐,上海,对我来说,应该就是第二工作地了吧。偶尔会遇到小伙伴们都在加班,我就自己在酒店发呆。回到自己的城市,看到上海小伙伴的盆友圈,又总是在吃喝玩乐出去旅行,很嗨皮,就像我到上海时一样,觉得上海确实好,总有假期可以出去玩,就算不出去玩,也有吃有喝的,好不舒服。
慢慢的,我感觉到了另一个上海,所有在朋友圈里一直玩耍的小伙伴,生活中的状态是:没有午休时间,经常到下午晚上才开始吃午餐,加班十一二点没有地铁回不了家是常事,没有时间看看手机聊聊天,回家后也和我们一样要面对琐事,但工作根本不存在朝九晚五,而是随时随地。只是会自己挤出唯一的一点时间去散散心,抽一个都回不了家的晚上去和同事们聚个餐,这个时候,是我们看到的朋友圈,是我们对上海人的判断,也是他们选择性传递给我们的美好和优越感。
而慢慢的,我也被同事们这么评价了:出差上海好不错啊,好吃好喝好逛的,夜生活丰富,总有人可约,工作时间短,着实美差。可是别人也看不到:他们中午十二点就可以下班,下午三点才上班,最热的时候,他们在休息,在吃吃喝喝,这个阳光烧人的中午,我饭也顾不上吃,奔波在各个工作点之间,那种困和饿还有热,他们不曾体会,也不懂四点半就可以下班嗨皮的我,只是在一个随便可以吃饭的地方拍了张照片给他们,传达了我想传达给他们的舒适,然后就在酒店的床上度过了半个夜上海,然后速速睡着了。
长大后,慢慢的,你对世界的认知不再像以前那般幼稚,也开始被幼稚的大众像以前的自己一样认知,不知是幸还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