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个周末,追剧追得没日没夜。早上第一眼是追剧,吃饭了舍不得放下,午休也免了,晚上三更半夜还捧着手机,啥事都靠边站,心中唯有剧情,追得脖子酸、背痛、腰疼,时间没有了规律,这日子实在是乱套了。
这个周末,我不敢再追剧,不想再陷入恍如暗无天日的生活中。于是,我一本正经地看着书。
这是本杂志,叫《写作》,2013年订的。去年年底,大扫除时,从旧书堆里翻出来的。这种书理论性太强,枯燥乏味,不如小说的生动形象,得细嚼慢咽,得有耐心,当时没看几眼,我便把它压箱底了,现在总算重见天日了。
其实,书中的内容丰富实用,有写作学研究、写作教学、写作技法研究、写作杂谈、影视剧写作等栏目。
我按目录选择了写作技法研究,看了篇《换位思维创佳作》。虽然文中的例子皆以古诗为例,但似乎没有想象中的生涩难懂,读来颇有感触。这种方法与最常用的侧面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意境更为深远。
于是,我接着看《红楼梦》第二十四回“那辗”技法的应用。“那辗”这种创作方法在文学作品、电视剧应用很广泛。
例如,最近追的《咱们结婚吧》这部剧,男主果然与女主杨桃的爱情故事,就是运用了“那辗”的创作方法。
相亲前,果然与杨桃为抢停车位争吵;两人吵完,母女吵;两妈吵;恐婚事件发生;前女友回国追果然;杨桃相亲穷画家和李葵,果然搅和;送礼风波;果然妈不同意……总之,果然与杨桃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这对有情人才终成眷属。
作者正是运用了那辗手法,在抵达目标前,设置了一系列的障碍,打破思维惯性,让司空见惯的事情显得生动曲折,扣人心弦。
《写作》这本杂志虽然是十几年前的版本,颇有年代感,但还是值得一读,毕竟经典技法是经久不衰的。这个周末看了几篇,有时间再好好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