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垂柳轻拂着水面的地方,
一只蝌蚪遇到了一个毛毛虫。
他们凝视着对方小小的眼睛…….
……彼此相爱了。
她是她美丽的彩虹。
他是她闪亮的黑珍珠。
“我爱你,爱你的一切。”
蝌蚪说。

“我爱你,爱你的一切。” 毛毛虫说,
答应我,你永远不变。

“我答应你。” 他说。

可是,就像天气肯定会变化一样,
蝌蚪没能守住他的诺言。
他们再次见面时,他已经长出了两条腿。

“你说话不算数!”
毛毛虫说。
“原谅我吧。”蝌蚪恳求到,
“我没有办法。我并不想要这两条腿…….
我只想要我的美丽彩虹”

“我只想要我闪亮的珍珠。
答应我,你永远不变。”
毛毛虫说。
”我答应你。”他说。
可是,就像季节肯定会变化一样,
他们又一次相遇时
蝌蚪长出了胳膊。

“你已经是第二次说话不算数了。”
毛毛虫哭了起来。
“原谅我吧。” 蝌蚪恳求道,“我没有办法。
我并不想要这两只胳膊……
我只是想要我的美丽彩虹。“

”我只想要我闪亮的黑珍珠。
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
毛毛虫说。
可是,就像这个世界肯定会变化一样,
蝌蚪没能守住他的诺言。
他们再一次见面时
他的尾巴不见了。

你已经是三次违背自己的诺言,
你让我的心都碎了。”
毛毛虫说。
“可你还是我美丽的彩虹。”
蝌蚪说。

“是的。可你已经不是我闪亮的黑珍珠了。
再见。”
她爬上柳枝,哭啊,哭啊,哭啊。
一直哭到睡着。

在一个温暖的月夜,
她醒来了。
天空已经变了。
树木已经变了。
所有的东西,都已经变了......

……除了她对蝌蚪的爱。
尽管他违背了诺言,
她还是决定原谅他。

她晒干了自己的翅膀,
飞下树去找他。

在垂柳轻拂着水面的地方,
一只青蛙正蹲在一片睡莲上。

“请问,”她说,
“你看到我那闪亮的黑.......”

可是,没容她来得及说出“珍珠”两个字,
那只青蛙一跃而起,
一口把她吞了下去。

然后,他继续在那儿等着.......

深情地想着他的美丽彩虹......
…….想知道她去了哪里。

End
(英)珍妮·威利斯 著
(英)托尼·罗斯 绘
第一次听说这本绘本,是在乌玛老师的绘本馆的一次绘本品鉴活动中,一个妈妈的分享,她阐述了孩子即将升小学,如何用这本绘本跟孩子解释分离。那时,我们已经搬家,也决定给女儿转校,怕她不适应,因此记下了这本绘本。回到家却因为没记住书名,没能找到。
自己后来开了绘本馆,几次补书后,尽然发现它静静的躺在书架上。某天拿起来翻开,如此熟悉的感觉。慢慢的翻完,与分离的感受不同的是,我看到了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虽然诺言还在,可是彼此却变得不认识了对方,留在彼此记忆中的还是最初的模样。
今天在录松居直先生的一篇文章《残酷与幽默》的时候,又想到了这本绘本。松居直先生以《三只小猪》为例来讲述对故事结尾的看法。《三只小猪》有很多版本,有的版本出于对孩子教育的考量,让第三只小猪和大灰狼成了朋友,松居直先生认为这太侮辱了孩子的智商。有的版本说狼被烫伤后落荒而逃,让这只狼显得非常落魄令人可怜。而原版的结局是大野狼掉锅里被煮了当晚饭吃了。这样的结局并不会让人觉得残酷,不会有悲伤或厌恶生出,反而会让人开怀大笑。
《蝌蚪的诺言》这本绘本的结局,也没有让我感觉到残酷或悲伤,唯一的感受就是遗憾,遗憾因为不接纳或者没有意识到彼此都在变化,而把对方吃下去都不知道自己吃的就是自己在寻找的那个爱人。
绘本是给孩子看的书,大人会因为自己的感受有各种不同的想法产生,有些家长希望孩子接触的世界是真善美,充满童真乐趣的,这种有悲情色彩的不愿意给孩子看。在我看来大可不必,生活原本就是丰富多彩的,有酸甜苦辣各种情感滋生,孩子其实是很智慧的,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感受,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感知。回避,或者扭曲作者的原意,就没法感受到绘本真正想要传递出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