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西游记》:致敬我们逝去的童年

biubiubiu嘟嘟!登 登 等 登 凳 登 等 灯,登 登 等 登 凳 登 等 灯……


这是一段家喻户晓的旋律,这是让人无法忘怀的旋律,一首瞬间勾起我们太多回忆的神曲,这美妙的音律伴随多少人度过了童年,承载了我们多少岁月。这是一部绝对经典的著作,陪伴了一代人成长,陪伴了无数人度过童年和暑假。


我记得第一次看《西游记》时,我还没上学,是爷爷去买的DVD来看的。那时候最满足的事情就是每天晚上守在电视机前一起看一集西游了。如今物是人非,我亲爱的爷爷离我而去。经典不衰,可是一起看经典的人已阴阳两隔。感谢西游,承载了那些和亲人一起看剧的时光。


第一次看《西游记》时,年纪尚小,更多关注的是孙悟空怎么把妖怪给降服了。那时候很想像孙悟空一样拥有七十二变,拔一根毛就能吹出一个人来。很想像他一样腾云驾雾。小时候很崇拜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于是爷爷就跟我说天上下雨是因为孙悟空撒尿,响雷是因为孙悟空睡觉打呼噜了。


儿时看三打白骨精那一集,看到唐僧一再误解悟空,甚至一纸逐徒书时,我好想好想去到唐僧身边告诉他:悟空是对的,你别赶他走好吗?那时候,不知道这些都是他们师徒四人必定要经历的磨难。只是想着孙悟空被冤枉了,心生同情,单纯希望他能够活蹦乱跳,开开心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丰富,再看西游,已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感受,以前的关注点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现在更加关注细节——不经意间流露的温暖人性感动。


最近我看第八集,发现了悟空他是一位尊师而且细心的智者。师父下马时,悟空总是上前去扶一把。还有从他的言语中也可以看出来悟空尊敬师父,对师弟也是呵护有加。

现在看来这种体现师徒情深的片段更是耐人寻味。另外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他去化斋前,特意在地上画个护身圈给师父和师弟以防止妖魔鬼入侵。多么细心的悟空啊。



还有对三打白骨精那一集也另有感悟。初识不知剧中意,再见已是剧中人。人总是要不断成长的,总要接受风雨的洗礼。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

就像他们师徒四人,只有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每一个磨难都是他们通向成功路途的垫脚石,只有把人生历练透了,真经就水到渠成了。


回忆往昔,感觉那时的自己很天真无知。不谙世事的自己,总是抱着现在看来很幼稚的想法。

也许正是因为那么无邪幼稚、无忧无虑,童年才让人怀念吧。因为越长大,身上的包袱就会越重。那种一身轻松的感觉早已烟消云散。


感谢杨洁导演和各位演员给我们留下的经典作品,感谢老艺术家们塑造的一个个经典形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西游记》,你们又有什么故事呢?我们可以一起分享分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名著阅读《西游记》复习资料 主要知识点 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体裁:长篇神话小说 2、作者:吴承恩,...
    波波说语文阅读 12,272评论 3 27
  • 第一 最爱看的是《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名著,我们从儿童时代就已经对《西游记》里面的人物啊,故事啊,非常的...
    冬日暖扬阅读 8,062评论 5 11
  • ①作者信息 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
    林叶A阅读 8,317评论 3 24
  • 常识 1、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 2、体裁:长篇神话小说 3、主要内...
    小杜之母阅读 5,548评论 0 2
  • 100%喜爱上故乡,大概是我40岁以后才会有的事情。40岁之前,我对抗着故乡的一部分孤独,徘徊在厌恶与喜爱之间,比...
    糖糖poppy阅读 1,579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