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习惯性的一会到家,就钻进卧室里。
换一套舒服的衣服,开始当天的写作。
中途会外出一次,接我闺女放学,然后继续猫在屋子,直到婆婆喊我吃饭,才会出去。
今天我正在整理写作素材时,我闺女走进来说,我的好朋友彤彤放假了,张某恩发高烧了,宋小小家今年毕业就搬走了。
我问,你听谁说的?
我女儿拨弄着头发说,当然,我奶奶啊。
晚上吃饭时,我问奶奶:“你是怎么知道张某恩发烧了?”
她一边洗碗一边仔细听着:“你说啥?谁家?”
“张某恩,我闺女之前的同学。”
“谁,瞧瞧我这耳朵聋的。”
我的声音又提高了一个分贝:“张某恩?”
“啥,你说啥?瞧我这耳朵聋的,还是没听到你说啥。”
我们聊天常常走到这一步而终止,她年纪越来越大,耳聋越来越严重,之前考虑过买一个电子产品辅助一下。
老两口考虑过于依赖电子产品,最后耳聋更厉害,就更麻烦了。
不过这完全不影响,她没事出去打探敌情,了解小区里的八卦信息。
1、家长里短信息消遣
我记得小时候,村口老是一群老头蹲在一起打麻将,或者一些老太太在一起聊家长里短。
如今住在城里,也是一样。
年轻的时候,他们喜欢比谁家挣得多,谁家楼层高。
如今老了,开始比退休金,比谁家孩子有出息。
这几天,婆婆在小区里碰到我小学同学的妈妈,那是对自己的两个儿子狠劲的夸。
说是大儿子做几百万的生意,小儿子做电商,在家里就能上班,兄弟两一人买两套房子。
夸多了,婆婆脸上就有些挂不住。
小区里时不时会碰到妞妞奶奶,他们老两口找了一份打扫马路的工作。
不过是个爱慕虚荣的老人,见人喜欢观察别的老人身上有没有首饰。
或者看看别人身上的衣服,价位高低。
也总喜欢夸自己的儿子有多厉害,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看来村里的那群老太太,都挪到了城里。他们身上那股攀比劲,也跟着一起带了过来。
婆婆倒是清醒,跟这样的人合不来,就少来往。但是时不时接触,也基本上可以摸清楚谁家几个孩子,做什么工作,孩子在那上学。
这也给我们茶余饭后增添了许多的乐趣。
2、帮忙收集幼升小学校信息
闺女马上要上小学了。
于是我们老早就派婆婆去小区里打探,谁家的孩子在哪里上学,通过什么渠道进入了学校。
那一段时间,我非常的焦虑,因为择校的问题好多次失眠。
婆婆经常能够带来一些新的消息,不过她记忆太差了。
常常问过别人具体学校,等我们下班回来,忘的一干二净。
虽然她很能帮忙,但也没帮上大忙。
最终还是我和江先生的关系,确定了孩子的学校。
自从确定了上学的地方之后,她开始打探谁家的孩子也在这所学校,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情况,以及跟她一样的老人接送情况。
本来我还在焦虑,每天三点接孩子放学的问题,如今她已经提前了解了坐车的路线。
我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果然如此。
有时候,年轻人一是没时间,二是拉不下面子去打探别人家的情况,有老人的帮衬,他们日常闲聊的时候,信息就出来了。
3、了解周边菜价情况
前段时间,日本排放核污水,可把我们家两个老人急坏了。
他们认为中国的海洋被污染后,食用盐肯定成为抢手货。
有一次我下班回来,发现我婆婆买回了12包盐,都堆在了冰箱里,让人哭笑不得。
临近端午节时,婆婆推算了近几年的情况,每到节假日来临前,鸡蛋都会涨价。
于是我跟着院子里关系不错的老太太,跑了老远,买回来了四五兜子鸡蛋。
厨具里,柜子里,冰箱里装的都是鸡蛋,她又推算了下,按照现在的用量,可能撑不过去端午节,于是她下午又去买了两兜子。
其实我们家门口就有丹尼斯超市,鸡蛋也差不了几毛钱,但是院子里老太太经常一起聊天,哪家超市的黄瓜便宜,哪家超市的茄子搞特价。
这就是年轻人不知道的信息差吧,对于老人来说,便宜的那几毛钱,就好像他们赚回来的一样。
所以我们家买菜,经常出现一种情况,要跑很远的地方去买很便宜的菜。
与老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难免少不磕磕绊绊,但是最终的期待都是在朝着幸福的方向奔跑。
莫言说,这世上最温暖,不过是有家,有爱,有期待,一个家庭给予我们温暖,是任何事情都替代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