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赢二平七亏。投资者要想跳出这个循环,最起码需要做到的就是摒弃将浮盈浮亏和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能力联系在一起的心理。投资只是一个数字游戏罢了。
赚钱效应。牛市中段的特点就是大部分股票都是上涨的,所以即便是初入者,也能很快赚钱,记者又将赚钱效应传导给周边的亲戚朋友。
随着股市继续上涨,初入者很快会产生后悔心理,后悔当初自己买少了。于是初入者慢慢加大本金投入在此过程中会遇到偶尔的下跌,教会初入者应该落袋为安。chu刚刚迈出后股票继续下跌,出入者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卖的对。可过不久,股票开始上涨,超过了初入者的买入价,此时初入者看着眼红,要么继续买入,要么换一支看起来不那么贵或者更有潜力的股票。
大多数人的买入资金都集中在牛顶的左侧和右侧。
将浮盈当做做真实的盈利,但遇到浮亏则认为只要不卖就不算是真实的亏损。这种心态使得在上涨过程中。人们不断地落袋为安,下跌过程中选择死拿。
通过估值摇摆和价值回归,投资者可以大致估算出需要等待的时长确定股票的期限。建议投入股市的资金最好是五年之内,不需要用到的。
仓位管理。重要的是你必须对你的投资有一个规划和预期。你必须了解你的每一笔投资在流动性、不确定性、收益性这三个要素分别是怎样的水平。
仓位管理方法。投资者先结合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情况对投资做一个规划和预期。其次需要了解你的每一笔投资在流动性不确定性收益性这三个要素分别是怎样一个水平,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安排自己的投资比例。对于三要素均不占优的投资尽量回避。
几种常见的股票仓位管理。
越跌越买。这种方法,投资者设定加仓的价格可能永远也等不到,公司盈利增长会推动股价上扬,对于优秀公司的股票而言,预留一部分仓位等待的同时也会错失一些机会。
越涨越买。这种方法的要点是确认趋势符合自己的判断后加大仓位,这使得仓位的重量都压在最后的几笔投入上。如果离场的时点把握不好,即使前期预测正确,后期趋势稍微超出料想就可能全军覆没。
定投。定投的优点也是缺点,就是获得平均收益率。
动态平衡。将股票与债券的仓位动态平衡的方法。动态平衡组合,相当于配置了第2.5等级的投资资产。
四种价值投资策略。稳定价值型,价值成长型,高速成长型,困境反转型。将股票据此分类。
两种情况,可形成稳定价值型。一种是局部垄断、行政特许经营等。此类标的诸如铁路机场港口水电城市供水等,另一种形成的原因是公司规模已经达到一个极限的程度,而且行业内没有其他企业可以与之争夺市场份额。此类股票在十倍pe以下购入可以有10%的复合回报率。但是此类标的成长性太弱。如果投资者预期回报率在20%以上,就只能通过抓估值波动来实现,即要买的便宜卖的贵。
价值成长型。要么整个行业的市场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或者企业对于同行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使得企业的长期资本增速在10%到25之间。如果投资者找不到这种企业的护城河,就不要投资。对于价值成长性,应该先看到估值,再看到成长。先筛选出低估值的股票,然后在里面寻找成长素质好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期限、静态市盈率、预期投资收益率、预估的利润增长率来初步测算价值成长型的合理买入估值。
高于30%的增长率是难以长时间持续的,因此价值成长型投资风格追求较低的估值相对较低但确定性更高的成长性。但是高速成长型投资风格,关心急速膨胀的市场空间,喜欢用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估值。
不要介入正在走下坡路的企业。
价值回归试算表本意不在于测量这支股票是高估还是低估,而在于投资者估算实现自己的预期投资收益率的概率如何?还可以帮助投资者,估计股票的期限,用于指导个人进行资产负债的期限配对。
估值锚以稳定价值型股票作为参考来确定比较合理,一般保持9倍到13倍pe。
roe净资产收益率,是上市公司的总成绩单。对于相同pe的股票来说,期初roe高的累积资本的速度更快。
投资者可以在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的官网查到一些指数对应的pe和pb。roe等于pb/pe。roe区间一般是15到25%,超过20%,非常难得。
金融企业最适合用pb来估值。但是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就是金融业的杠杆普遍较高。在经济萧条周期,银行用pb估值是不靠谱的,这时应当重点关注银行的资产质量。保险同样。
强周期类:资源类、产品生产周期较长的行业或与之相关的运营行业、大额耐用消费品、金融业。
潜伏周期股。需要深蹲第三象限,即行业萧条和股市熊市的象限。
周期企业的利润率,只有处在萧条期才有比较的价值。
银行周期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周期波动以及与之对应的调控政策。保险公司的周期性主要来自其配置的资产收益的变化。
金融业一般杠杆较高,银行的杠杆20倍,保险的杠杆十倍。
主要的重资产有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商誉、长期待摊费用。其中实实在在看得到的东西算是重资产中的重资产。另外一个重资产行业房地产,它的重资产主要是存货。
通常我们认为可以抵御通胀的资产多为技术发展较慢的领域的耐用品,如黄金、房地产等。
在高新技术行业用peg估值是成长股投资者面临最常见的陷阱之一,因为peg是假定增长率能够保持下去。与其他高科技略有不同的是医药学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科学领域保持竞争优势的时间会更长,某些行业几乎很少会受到技术贬值的困扰,集中在服务行业旅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