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之三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

          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

【背景】

        本文写于唐太宗贞观十一年,魏征向太宗上疏,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大意】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背景】本文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论述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阶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苏轼《留侯论》

【译文】

        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背景】这篇文章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述了张良取得成功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过人之节、其志甚远。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八节》

【译文】

        人只有对某些事舍弃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有所不为。如果样样事情都想干,结果什么成就也没有。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韩非子.喻老》

【译文】

        一个人立志的境界,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胜过自己,要做到这一点,才是最困难的。

         

      2019年2月17日(星期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致汤大90届4班兄弟姐妹们: 感谢时代,感谢科技,感谢互联网,让分别了许久许久的我们又能跨越时空,再次聚首,共...
    南山居士无二阅读 519评论 0 0
  • 七月二十一日早,独往河胖畔小座绿荫,此水惟知日日静流,游鱼纵浪安然,暑热一日惟此晨间片刻自然清凉,有记。 地僻...
    吴森权阅读 351评论 0 0
  • 看电影《找到你》 三个不同困境交织,将现代女性在工作和家庭之间顾此失彼的窘境娓娓道来。试图抛出现代女性普遍存在...
    石卓航石雨卓家长阅读 140评论 0 1
  • 《擦亮》 捡起一元钱 这个擦鞋的女人卑微的女人 她木头的面孔垂下石榴 快乐是低处的水 一个小雨点的加入 也能发生恒...
    溪小石吴索卫阅读 529评论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