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的细节时,历史便生动起来,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案件的细节时,案件也变得有人情味儿了。
这就是小说的魅力。
严歌苓的小说细腻而生动。她擅长捕捉宏大悲伤中纤细的美丽,也擅长捕捉人性变化的细微末节。
这部小说聚焦的是师生不伦之恋所引发的杀人案件。
在冰冷的案件背后,在众人的唾弃与意淫中,客观地还原案件的发生。
36岁的女教师,把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了学生身上。如果不是老师长得美貌,心思细腻又容易感动,那么,这个案件也许不会发生;18岁的少年,如果没有超出同龄人的心智,如果不是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如果不是对美和爱的追求充满了渴望,那么这个案件也许不会发生。
可是,这些条件,就那么偶然又巧合地都凑在了一起。成就了不伦之恋,也造成了最后悲剧的发生。
案件发生后,社会的有色眼镜,一下子就变成了放大镜。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感情,就一定是老师勾引学生。学生还小,他还是个孩子,哪怕他已经年满18岁。只要他是学生,年满30岁也是个孩子。
如果是女老师,那更是道德败坏到了极点。一定是她不择手段勾引自己的学生。成年人的意淫开始了,一边骂着“贱货”,一边不甘地想:她怎么不来勾引我呢?
案件发生后,社会所有的同情都给了“孩子”。一个是受害者,因为他优秀而家庭贫困。一个是被告,因为他还年轻。
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的是女老师。她被唾弃,被咒骂,被殴打。然而她善良的内心还背负着最最内疚的煎熬,那是良心的十字架。
法律是沉默的最低底线,它只能惩罚明显的、事实上的违法犯罪行为,而对于那些把人推向罪恶深渊的手却无能为力。
没有良心的人,良心确实是不会痛的。例如:两个孩子的父母。无论贫穷或者富贵,他们都从未反省过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有没有对孩子的行为造成了影响。他们只是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将自己视为与孩子一样的受害者。他们对女老师进行攻击和惩罚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老师曾经的真情付出。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那么美好的女老师,最后被毁灭的过程。她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感情的付出太多了。
如果把学生比喻成客户,那么成绩就是产品。为了增加销售而把过多的个人感情倾注在客户身上,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然而,教育是人对人,是情感的浇灌与付出,不动感情是不行的。
这个案件如果没有发生,小说中的女教师就是社会正面宣传的典型。
以家为校,以校为家,对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除了工作时间外,还带他回家,用自己的家庭温暖他孤寂的心灵。工作与生活毫无界限感而言。
全国有多少正面宣传的优秀教师事迹是这样的。我每次听到这样的报告时,都觉得不可思议:学生就是学生,家人就是家人,为什么要混为一谈。如果工作和生活没有界限,那么反目成仇就是有可能的。因为孩子,对感情的界限是模糊的,而人天生对爱和美具有趋向性,这种趋向性在不成熟的内心中会成为巨大的力量,可以建立一切,也可以摧毁一切,而决定的因素只在一念之中。
我们的社会不应当鼓励和宣传这种无界限感。一个人投身于教育事业,完全不顾自己的家庭和个人生活,是他个人的追求,我们肯定这种专注,但不应该鼓励这种付出。
因为人生的幸福感是多维的,社会舆论的导向不应该是单一维度。劳模永远只是典型,而不应该成为社会的大多数。
如果说,对社会还有什么期望,那么,我希望,在未来社会: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多维幸福的个体,享受工作,也享受生活,努力地活着,并感受到努力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