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笑的一脸羞涩的男孩儿,不到12岁,上六年级。
我们到他家里的时候,他正在洗碗,对于我们的到来显得有些吃惊,显然没有料到我们会到他家里来,毕竟到这里还有一段路程。
老式的烧柴的灶,站在灶前,灶台正好齐腰,挽起袖子正洗着筷子,灶台上已经摆好了一摞干干净净的碗,一个同事问是不是昨天晚上吃饭的碗,今天是不是还没有吃饭,他说不是,今天已经吃过饭了,边说话边摆弄手里的碗筷。我问他妹妹呢?他说不知道,我说是不是出去玩儿了,他说也不知道,我说你都不知道你妹妹去哪儿了吗?他只是抿着嘴默默地看着灶台,没有答话,我转身从厨房走到里屋,穿过一间小屋,屋里放了一些木制家具,不算特别整齐,但是也收拾的仅仅有条,堂屋也收拾的很整齐,地面很干净,我跟同事说,他真厉害,兄妹两个人在家,把家里收拾的这么整齐。门口放着一台洗衣机,洗衣机里正洗着他妹妹上周穿的红色羽绒服,走了一圈也没发现他妹妹的身影,回到厨房,他还是站在灶前,摆弄着洗好的碗筷,也没有说让我们坐下来,或许真的是无话吧。听到旁边的一个同事说,他特别厉害,在家给妹妹做饭,洗衣服,还给他妹妹梳头发,听到这个是有些震惊的,他妹妹在我班上,四年级了,再怎么说头发也能自己梳了,可是哥哥依然为她做好一切。
家里没有大人,常年都是兄妹俩一起生活,家里仅仅有条,站了一会儿便离开了,路上听说了一切事情,更加佩服这个孩子,稚嫩的肩膀,担起这样的重担,他的任课老师告诉我,这个孩子虽然学习不是很好,但是他是个很有计划的人,会努力去做。犹记得第一次见到这个孩子,始终都笑着的,那双闪亮的眸子盯着你,时间好像就停止在这一刻,似乎这世间没有什么比这更纯净。或许妹妹是他最深的惦念和寄托,只愿她一世安好。
十二年前,我也住在这样的土坯房里。
房子的现主人是一对青年夫妇,孩子7岁,上一年级,一年级家访的最后一个孩子,由于不知道住哪儿的,只能跟着家长一起。过了吊桥,孩子妈妈说他家就住在这个山的山顶上,我抬头看了看,除了树就是山。
从阳面走到阴面,从山下到山上,只有一条一尺左右的小路,前段时间下过雨,虽然出太阳了,但是在树林里,地面还是有些潮,很多地方都是黄泥,要不然就是青石。孩子在最前面,我们跟着家长一边爬山一边聊天,很快就被甩出一大截,小时候上学也走这样的路,但是太久没走过这样的路了。走了很久,终于看到了一座土坯房,孩子妈妈说这就是他家,等我跟上学走进院子里,家长已经从屋里搬了几个凳子出来了。
不大的院子里长满了杂草和污水泡过的淤泥,仅有一道被踩的很平整,应该是进出都从那里经过,也摆上了几块石头。放好凳子家长又进屋里去准备烧水给我们泡茶,我赶紧拦住她,说不用了,我们就是来了解一下情况,一会儿就走,没有任何犹豫,她就放下了手里的一次性杯子和茶叶袋。趁着孩子任课老师和家长谈话的空儿,我看了看这个房子周围的环境。
房后面是山,不过比较平坦,也有一些地,同样长满了杂草,房子正对着的是一座陡峭的山,应该是修对面山上的公路挖的。房子靠着厕所那边的下方还有一座房子,也是土坯房,但是已经垮掉了一部分,后来听这个家长说那个才是他们的房子,这个房子只是他们租别人的。房子另外一边,一颗高大的樱桃树,茂盛地生长着,孩子正拿着在学校用纸做的巴掌大的小风筝在院子里兴奋地来回奔跑。
放眼望去,周边看不到一户人家。我问家长,他们这算是独庄子吧,是不是他们组上最远的一户,她说是的,从这儿再往上走现在已经没有人家了,都搬走了。想到来时的路,我们非常担心孩子冬天上下学的问题,问家长要是下雪,路上很滑,下大雨的话,孩子上学怎么办,家长也只是笑笑不答话。
回来的路上,走到一段全是青石的下坡路,我跟一个同事几乎是扒着石头一步步挪下去的,同事说感觉教不好他们良心都过不去。或许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三年前的暑假下乡支教,家访过两个家庭,从学校坐车出发,从国道到村级路,从沥青路到水泥路,土路,要不是有车盖,估计我们都能被弹出去,个把小时,一直到车走不了,我们下车又走了个把小时才到达学生家里。今天的情形又是何其相似,或许今天我只能记着这个孩子的名字,却想不起来他的相貌,但是哦始终记得第一次见到他,他跟我说“只要你愿意教,我就愿意学”。
18岁第一次站到讲台上,面对台下一双双睁得大大的眼睛,流露出的那种好奇与渴望,深深地印在心里,由此看到了很多不同的风景。到今天,不论是在河南还是家这边,遇到这样的情况何其多,却又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唯有送上最深的祝福,愿时光你慢一些,对他们温柔以待。
只愿你,一世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