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硅步,至千里,日复一日,静待花开~
--------------------------------------
做事情尽量想长远,不要让重要的事情变成紧急的事情,提前预防。很多人喜欢看临危不惧,其实没意义,要做好预防避免危机。
----【书朋捡话】
--------------------------------------
【每天推荐一本书】第2330天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今天,朋朋推荐的这本书是:
《亲生命性》
作者:[美]爱德华·威尔逊
(Edward O. Wilson,1929—2021)
美国科学院院士, 社会生物学和“生物多样性”之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被誉为“达尔文之后博物学家的绝响”。《时代》 杂志将他评选为“影响全美的25人之一”“ 世纪人物”。
威尔逊以杰出的科学成就,引发了20世纪生物学的数次革命:与麦克阿瑟共同提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奠定现代物种保护的理论基础;创建“社会生物学”这一全新学科,引发美国学界与民众的大讨论;倡导“生物多样性”概念,使其成为影响全球的重要理念。他曾获得100多项国际大奖,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泰勒环境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克拉福德奖、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的金质奖章等。
威尔逊非常擅长著述,是文采斐然的科学家。先后以《论人性》和《蚂蚁》两度获得普利策奖。此外,代表作还有《缤纷的生命》《生命的未来》《知识大融通》《创世记》《社会生物学》等。
首先是本书的内容简介:
人类时常忘记自己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而又时常想要亲近更加自然的环境,被其他缤纷的生命所深深吸引。
威尔逊认为,我们对生命的天然亲近感是人性的本质,正是这种亲近生命的倾向,支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编织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威尔逊从切身经历出发,记录了他对自然的核心探索。从游荡在亚拉巴马州的森林,到深入苏里南和新几内亚的热带雨林,从儿时对巨蛇的幻想到确立研究蚂蚁和其他社会性昆虫,这些奇妙的经历和知识积累极大丰富了他对自然的领悟,也激发了人们对一个正在迅速消失的自然世界的惊奇和热爱。
这本富有诗意、发人深省的关于“亲近生命”的著作,不仅是一位野外生物学家对自然的深切回应,也是对保护伦理的雄辩陈述。威尔逊指出,我们对其他有机体的理解越深刻,就越重视它们的价值。人类与其他生命的特殊关系,让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有理由去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世界,而这也等同于对人类心灵和人类自身的保护。
接下来看书评:
①
博物学家、多样性之父爱德华·威尔逊描写探索之旅的优美科学散文,从“亲生命性”视角分析人的本性与人类归属感的发源:“探索生命并在生命中寻找归属感,是人类心智发展过程中一个深刻而复杂的环节…我们对其他有机体的理解越深刻,我们就越重视它们的价值,反过来,这又会让我们认识到人类自身的重要价值” “亲生命性体现在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上,体现在人与动物和情感的联结上,也渗透在现代艺术、建筑和设计理念之中。身处都市丛林的我们,只有理解亲生命性的内核,才能汲取自然赋予人的持久的原力”
②
探索生命并在生命中寻找归属感,是人类心智发展过程中一个深刻而又复杂的环节。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讲,无论哲学还是宗教,都没有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亲近生命的倾向不仅支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编织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连我们的期盼与失望也与它的起伏变化息息相关。
③
human-nature coexistence只是我们的虚荣 或许我们在有些时候就该感到羞愧。
关于这本书,就介绍到这儿
最后是这本书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原作名】Biophilia
【ISBN号】978-7-5217-6322-5
【中图法分类号】Q16
【主题词】生物多样性
我们,明天见~
。。关注朋朋,遇见好书、遇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