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原本因为最近的日子有点过的浑浑噩噩所以根本不知道此事,直到打开朋友圈被满世界刷屏才恍然,原来又到了这个现在被冠以“爱的名义伟大的节日“
为什么这样说?
在00后以前,我相信70、80、90后自懂事开始就只知道中国人一般过的节日只有五一劳动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春节这几个重大节庆日子,至于什么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重阳节、植树节、八一建军节啥的,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放假我姑且就算作是一些小节,但这些同样也都是中国传统意义的重要文化节日;
随着时代的发展,像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之类的西方节日已然占据了国人心中重大节日的地位,这其实倒也不难理解,毕竟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文化特色是海纳百川包罗万象,中西结合更能推动国力的发展与国人思维的跃进,而这些节日正好充当了这股推力最好的载体,给了中国一个多元化的精神物质需求的同时满足了刺激消费再增长的伟大“经济定律“
以上这些节日的出现我认为算是比较合理的话,下面我要说的这些节日则就带着一些个人主观反向疑问了,你说这母亲节、父亲节、七夕节之类的节日每隔一段时间就突然出现这些,毫无违和的立足于这个大社会上成为官方所认可的节日,这要从正面理解是政协听取民意,中国需要这些表达爱意的节日给予双方一个温暖的时刻,但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些节日的创造更像是拉动经济体系的营销手段,而非表面所看到的一片爱意浓浓的景象,我们说中国人是羞涩的不善于向自己长辈、父母表达自己爱意的,不像西方,经常会把“I love u“挂在嘴边,也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的差异性,所以我觉得这些节日形式感远远大于节日本身的意义,大家忙着晒图,刷屏,孩子给父母准备的礼物则成为了他们和自己朋友吹嘘的谈资,要说女孩子们对于表达这些”爱意“还真的是很快能进入角色,但男孩子则更多的会选择用实际行动来替代口头上的”爱“,比如直接带父母下馆子吃上一顿等等,总之这样的节日从我的角度来看是真的有点刻意。
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触是因为早上我在看手机,我妈突然来一句说我一点不会 “龙头虚“(上海话)意思是我不会假装做做样子刻意讨好某人,她是在责怪我都不会跟她说几句类似于”妈妈今天母亲节,祝你节日快乐,我爱你“之类的话,她责怪我倒不是真的因为不跟她说这几句肉麻的话,而是在埋怨我始终学不会”龙头虚“以后如果碰到丈母娘,我也这样一点不识趣我会吃亏的,而这一点正是触发了我有这么多感想的契机,我是个不大会”龙头虚“的人,算是比较务实,然而现在因为大环境的影响,造成了每一代人都有了类似这样的多维想法,这就好比以前有六一儿童节,如果某个小孩子在当天没收到父母的礼物,肯定就会不高兴甚至于哭喊大闹,而现在老中青三代每个角色貌似都有了”自己发声的阵地“,感觉就像大家已经跨越了年龄,跨越了性别全部都处于美国那部著名的动画片中的”婴儿城“一样,我们都会”撒娇“,只是方式方法不一样罢了。
大家在看标题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我写的应该是煽情文,没想到是篇思辨文吧哈哈,我不大想写关于父母的这个话题,因为从我角度来说这属于我内心最柔软最极其敏感不能触碰的领域,所以更正确来说我是不敢写这个话题,希望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可以平日里能够记得孝顺两个字怎么写就行了,如果非要跟上节日的节奏,你可以用更浪漫的行代来表示,真的不一定非要喊出来,如果你是个不孝子女的话你这样会被笑死的。
好了这一篇就写到这里,这篇字数没这么长了吧哈哈,觉得写的还可以的记得帮小编我转发哟,用B站的UP主名言来说我们要做素质三连:关注,点赞,转发;如果你还要打赏给我,我是一定不会拒绝的哈哈哈,下期预告:流量明星与实力明星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