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第29期《春雷夜谈》中“山那边人家的故事”,李春雷老师提出文学创作的三个境界“走近,走进,走出”,给了我更多层次的思考。
我现在确定,四年前在简书的写作,那是真正明白了自己这辈子,究竟最需要的是什么。人这一生很短,顿悟了自己活着的意义,无疑是增加了生命的厚度和宽度。你想,能把爱好浸润每天的生活,这种人生状态,是多么令人神往!
起初的时候,我明白自己的短板:不会汉语拼音,“的、地、得”的用法一塌糊涂,错别字、病句连篇。但我一次又一次提醒自己:既然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爱好,就要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这个世界上即使是天才,比如说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但因为没有后续的努力,最后只能是“泯然众人矣”。
简书这个文字平台,给了我很大的助力。为了坚持练笔,我多次参加日更,现在已有116万多字。我也是丑媳妇不怕见公婆,每天想到什么就写,一个多小时完成一篇后,迫不及待地发出去,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和建议。好多文友指出问题后,我马上修改。过一段自己有了新的想法后,再重新捋一遍。有人说“文不厌改”,确实,每改动一次,都能感到自己的文字功力,像雨后的棉花苗一样,一丝一丝在增长。
后来我又注册了“今日头条”,每篇小文在发简书以后,也在这个平台发放。今日头条的最大好处是:能用红色波浪线,标出文字中的错别字和语法错误;还有平台朗读功能,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调整自己语言的急促,修改拗口不通顺的步调,力争读起来朗朗上口。几年下来,再发在今日头条里文字时,很少出现红色的波浪线,相当于说文字基本过了关。这时的感觉就像一个砌墙工,尽管操作砖和泥灰很熟练,但要盖成一座什么样的房子,以后自己会成长为什么样子的人,心里没谱。
应该说,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春蕾与春雷”群,而且每周日晚9点学习李老师的《春雷夜谈》,是我今生最大的幸运。犹如一个迫切想进山寻宝的孩子,无意之间触动了“芝麻开门”的机关,从此便到处都是机缘。
我想这就是“走进”文学这座大山的开始。
李老师说,我们明白自己爱好写作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把写作当成事业,当成痴迷,当成生命,然后用几千度的热情,才有希望熔化坚硬的壁垒,撞开文学这扇“石门”,“走进”大山,这是第一个。第二个需要有专业意识,这就是我们说的正道。要精准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向名家高手学门道、学章法,这样你的作品才能逐渐上质量。好多人一直徘徊在浅层次的简单创作中,就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
文学就是这个“山门”。进门后,里边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峰峦,每个洞穴,每条峡谷,每弯溪流,都有无尽的宝藏在等待着你来挖掘。在我们一个个攀登叩问的过程中,见识越来越多,思维越来越深,人生的境界也会越来越高。
这种上升无法测量,因为没有统一的尺子。但到底怎么样,自己心里清楚:呼吸逐渐能自己掌控了,在激越和平缓中甚至能谱成一首不怎么优美的曲子;探寻有了很明确的目的,也有了相应的技巧,效率明显提高;心态越来越平稳,不再纠结对错、得失和名分,基本明白哪里有黑暗,该用什么样的方式点着灯。
这段时间好多人问我,为什么不再每天更文了?我说主要是因为忙。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以往所写文章的浅薄,漏洞百出,不能引起读者深层次地思考。
但我并不是不写,只是不频繁地去发表。余华说:是什么让你成为作家的?不是思考,不是阅读,就是写,不停地写。我觉得我能进入文学创作的第二个境界,还是得益于持续不断地写。在写的过程中体会、发现、生长、成熟,比单纯的读书和上培训班,基础更加宽厚和坚实。
说忙也是真忙,一有时间就是抄书,有了想法就写。陈哥这段时间给我提供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散文剪辑,那些质朴、简洁、隽永的文字,让我手不释卷;还有如今一期期《散文百家》和《读者文摘》,每读一篇,都让我受益匪浅。
我开始明白写作不是放风筝,随风飘荡漫无目的;也不是玩什么摆设,让华丽的辞藻吸引读者的眼球。对每个文字要精打细敲。即使有强烈地感情要表达,也不要声嘶力竭地大喊,而要像喝咖啡,喝的时候有苦味儿,喝完以后,更多的是给人以甜的回味儿。文字要有独创性。要用自己的眼光和自己的体会,写出别人没有看到,或者是看到了也没注意到的东西。要注意细节的真实。即使在这里你虚构了一个细节,但它必须是在其它某一个场景里真实存在过的。
有人说,当你用你自己新颖的方式,来提炼你掌握的生活素材时,文中才会有自己的音调,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只有用自己的声音歌唱的时候,那才是最动人的诗。
一个好的作家,他的眼睛是要透视到人的灵魂深处的。通过捕捉那种最能表现人物心境和动作的特征,以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思想意识,从而起到一种特殊的社会作用。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内心真实情感的迸发,通过某个艺术形象,唤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激起人们高尚的和美的情操。
释迦牟尼在雪山中苦修了6年,想不到解脱苦恼的方法。后来他到了佛佗伽耶,坐在一棵茂绿的菩提树下,冥想了7天。在最后一天晚上,万籁俱静,凉风习习,突然之间,他烦恼尽消,立地成佛了。
宋代有位著名禅师青原惟信,他说:“老僧三十年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然见山只是山,见水即是水。”
这段话很流行,也是人生的三个境界。如果放在文学创作中,可以用一块石头来说明。开始的时候,看到石头就是石头,写石头的位置,石头的外形,甚至石头的组成,所有的直观感受一记录,就是一篇文章;看石头看得久了,眼前便出现了幻化,这是一位铁骨铮铮的英雄,也是一架供人向上攀登的梯子,或者是烈火焚烧后的精灵,怎么能是石头呢?在梦境中左冲右突,把石头上看下看还砸开了看,这不还是一块石头吗?可这时自己重新认识了石头,看问题的格局不知不觉就提升了。
“走近,走进,走出”这三个境界,我认为第一个阶段“见山是山”,基本有了个坚实的基础,现在是“走进”大山,“见山不是山”了。比如一朵芬芳馥郁的花,它来自于一颗不起眼的种子。繁华是暂时的,终究会凋零。花落后会成为果实,果实里又产生了种子。这时眼前的花,就好像是庄周面对蝴蝶的疑惑不解:这只蝴蝶是我变成的,还是蝴蝶变成了我?
这个阶段是迷茫的,也是神秘的,类似于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的枯坐,既需要有耐心静待花开,还必须有勇气披荆斩棘。有人说佛祖在树下不是7天,是49天——这不需要去考证——反正是坚持不懈地苦思冥想,最后悟透了,“走出”了大山。
我不知道还要在“山里”修炼多长时间,但我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挖掘,总会找到很多法宝。随着时光的孕育,这些法宝会让自己赋予更多的神通,一定会“走出”这座大山,看到山那边鸟语花香的世界,或许还有美丽的新娘和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