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篮球很委屈》完善稿

接手新班级有一段时间了,这几年已经习惯了和五六年级孩子“斗智斗勇”的日子,一下子见到四年级的学生,感觉个个都是可爱的小宝贝,连犯错时的一举一动都让我感觉到萌萌哒。

周五那天,高个子男生郭同学带来的篮球被我在一个特殊的场合批评了。说真话,如果我是篮球,一定觉得很委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得从当天中午交《任务单》这份作业开始说起。

周五下午,我在教学楼一二层的平台处导辅站岗,半个小时时间,只能站在那关注来来往往的学生,不能离开半步。看着上上下下的同学,寻思着能不能碰到一个自己班上的娃,顺便交待孩子做一些事情。可是等了许久,未见一个踪影,好家伙,都在班级里自觉地阅读吗?真有点难以置信。正当我略感遗憾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小郭同学出现在了二楼到一楼的楼梯口。我期待着他能够过来打个招呼并说明今天上午没带《任务单》的具体原因。可结果是他没有拐到我跟前而是直接朝着操场方向走去。尽管当时人来人往,在孩子看来,我一定看不到他从我眼前经过。可是郭同学今天穿的衣服很特别,再加上提着装着篮球的网兜,任凭眼前有许多学生来回穿梭,我还是在众多学生中看到了他的身影。紧接着班上几个同学陆续快速地跟在他背后一起朝着操场方向跑去,估计是一起打篮球的。他们速度之快,让我喊住一个都来不及。

郭同学和几个孩子刚消失在眼前一会儿,他所在的小组组长就风风火火地跑到我跟前汇报自己小组的交作业情况,并说郭同学今天的《任务单》作业没有交。问其原因,小组长告诉我:郭同学说自己今天早上没有带《任务单》,而且中午在学校午托班,没有回家,所以没有办法做这份作业。这理由听起来多么冠冕堂皇啊!好家伙,没带《任务单》无法做作业,在组长面前还这么理直气壮。其实,经过这两周对郭同学的观察,我早就想找个机会好好地教育一下这个小家伙了。

等小组长离开之后,我就在平台处等着郭同学和小伙伴打球回来。上课铃响了,进行课间活动的同学们陆续从操场上回来。当郭同学从我面前经过时,我赶紧把他叫住,用冷静且温和的语气对他说:“孩子,你今天中午的作业怎么回事?”他的回答果然与组长反馈的如出一辙。“那你想过怎么解决吗?”“没有……”他觉得不好意思,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你现在想不想尝试着解决一下问题呢?”他点点头。“那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什么?”“是拿到《任务单》。”“这个怎么解决呢?”郭同学在我的启发下,试着和大人拨了电话,刚好他妈妈在家里。后来,我就和他商量决定让家人送一次,但是这种行为 下不为例,免得给同学们带来不好的影响。

周五下午第三节是班会课,于是,这件事就成了班会课的一个重要议题。当我在描述这件事的时候,我尽可能地把郭同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他同学课间没有做好该做的事,而影响到自己学习的行为描述的时候弱化一些,然后走到郭同学旁停了下来。我俯下身子将郭同学的篮球拿一下放到手中,然后走到过道的正中间时对篮球说:“篮球啊篮球,以后不要在同学没有完成任务的时候再来找大家玩了,害得他们落下了许多任务……”

我一边说,一边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发现有些孩子忍不住笑了,有个别参与打球的孩子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头都不敢抬起来。孩子们在笑声中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而郭同学的头低了更下了。我相信他能明白我说的每一句句话,同时也知道是自己连累了篮球,让自己的爱球蒙上不白之冤。

中年级孩子的行为特点就是这样,大家在做什么,我就也想着凑个热闹,至于老师提的先做事再享乐这个习惯一时半会儿还无法落实好。但是习惯无小事,只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心里明白孰轻孰重,对于孩子们的不良习惯经常说“不”,相信孩子们会慢慢形成正确的意识。当然,在教育过程中,作为师长的我们要注意我们采用的教育方法与沟通方式,毕竟懵懂的他们只是对于有些行为主次界限显得模糊不清。

今后,孩子们的行为若是真的进步了,我一定会找个机会和郭同学的篮球说一声: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