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秋十月,路上车辆堵断魂。
没有凑热闹,提上蟹,带上酒,骗上几个人去好友家吹牛皮。
她一个人住,宽敞空洞的客厅瞬间被热闹占据,将冷冷冰冰的家弥漫着烟火气息,几个人七手八脚的帮忙厨房鼓捣,泡鸡脚,压榨鲜果汁,出炉金黄的大闸蟹,卤猪蹄,酒,葡萄,轻缓地音乐小调萦绕房间,笑声,细语,这比长途跋涉去旅游赏景来的舒服清爽。
谈笑间,有人问了一句:你们的灵魂死在了哪里?
欢跃的气氛,在这句话落地之时,你望我我望你的不明白问者何意。
“灵魂死在哪里?没人知道吗?”刚提出问题的那位又说了一句。
“琐碎的生活里”一个试探的嘀咕了一句。
“高中那年”又有一个望了一眼说。
“打拼的这几年”
........
“单身的这几年”
“不爱的这几年”
“不知道那一年,早死了”
声音越说越低沉,舒缓地音乐越听越悲凉,望着还年轻的面庞,却灵魂都在某年死了?
某然间,有人冒了一句:这个梗有意思,来敬一杯,聊聊。
气氛又活跃起来,举杯相碰,一杯入口,畅快。
“高考那年落榜,散伙饭我喝的乱醉,从此我与大学擦肩而过,灵魂在那一刻死了?”他喃喃说道。
“为什么?”有人问。
“过早的踏出社会,经历多了,心会累?”他又喃喃地回。
“你有选择继续读书的权力,比如:复读”有人又说。
“成绩太差,家中三姊妹,我占老大,家中生活压力大,继续读就是糟蹋钱”他说。
“那干吗?灵魂死了?”有人问。
“多读点书,对于普通人讲,至少没有这么苦难,讨生活容易点”他说。
一声清脆地撞击声,有人撞了他的杯中酒:“别以为读了大学了不起,我们老师说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就是N多年后你把所有的知识都忘了,留下的就是教育的意义,然并卵,23岁踏出社会求职,没钱,还没爱情,而你生存技能超越了我们这些所谓地大学生”。
两人相似一笑,仿佛谁找到当年死去的灵魂,对杯饮酒。
2
“谈什么灵魂?这都是有钱人世界追求的奢侈品,我们这些普通人早麻木了”一姑娘喃喃地说。
“人不能没有灵魂?”有人冒了一句。
“要不是今天娃娃有人带,家人都出去游玩,我哪有时间有机会出来跟你们聚会,我的灵魂在娃娃嗷嗷待哺,生病焦急,家务琐碎里死了”姑娘说着,举杯自饮。
“姐妹儿,你还有个孩子可以寄托,我连个依靠都没有,老无所依,单身狗,一个人吃饭,旅行,生病,走走停停,灵魂在这种时间长河里慢慢死掉”有人接话说。
“你可以找一个?”有人说。
“她应该跟我一样,爱不了人了,分手那年,我的灵魂死了,再也遇不到那种想好好爱一个的感觉了”另一个人搭话说。
所有人相视对望,“你们都记得哪年死掉的,最悲哀的我却忘记灵魂是何时死掉了,麻木,行尸走肉,来,干杯”一人高举杯说。
沉闷半晌,有人说:“别提糟心事,不管灵魂死没死,今天要畅快”。
“对的,今天要畅快”大家齐呼。
其实,他们的灵魂只是死在了岁月折磨的某一段里,他们以为真死了,似乎没有任何可以取代,甚至刺痛不了他们麻木的心脏。
3
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不一样,总是会在有一段时间感觉自己的灵魂死掉了,然后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常常在想人是有多渺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欢,可是放在亿万人群中也只是一滴酸涩。
小时候,我会为去一个地方,兴奋的一整晚无法入眠;我会因为得到一个别人送的旧娃娃,可以欢乐一整个夏天。
随着时光的流逝,年纪增长,见到的是千篇一律的面庞,步履匆匆的脚步,灯火辉煌的璀璨,风景背后的真相,快乐像是一个被抛弃的孩子,在城市的背暗面挣扎、徘徊,灵魂丢了,渐渐地死亡,变得麻木,在世事浮沉里没了激情。
你呢?是否也一样呢?
正在经历时光的洗礼,恋爱初期,总是恩爱甜蜜,情话说尽,你发的信息,对方总是秒回,你打的电话,对方也总是第一时间接起,每天隔着屏幕你一句我一句的聊不完。
可是慢慢地,一切变了,你们之间的对话从温情的长句到冷漠的短句到冰冷的“嗯”“喔”,由原来“时时对你有空”到现在的”我忙“,由原来的秒回到后来的查无音讯,你的灵魂在慢慢地折磨透支,直到死亡。
踏入工作初期,总是信心满满,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效率高,积极性强,对未来有憧憬。
可是慢慢地,一切变了,你从曾经的激情澎湃到麻木不仁,敷衍了事,机械而无朝气,甚至加薪遥遥无期,迷茫度日,混吃等死,原来灵魂不知何时死了。
........
到底是死灰复燃,还是涅磐重生发现更好的自己,激活干渴死的灵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