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学习投资之后,Google经常推送一些文章给我,无非就是推荐几支股票。看了每一支股票的介绍,都会让人忍不住马上去购买。这时候,巴菲特的话马上跳出来提醒我,千万不要购买自己不了解的行业。
巴菲特认为,世界上赚钱的机会很多,我们不用什么都懂,只要了解几个行业,在投资之前,深入了解,购买之后就长期持有,足以让我们很富有。所以,投资没有赚到钱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对所投的行业(或者公司)没有深入了解。
我们所处的是信息超载的时代,每天有大量的文章、书籍、公司、项目、知识……被生产出来。面对大量的信息,我们太容易茫然了,我到底该学点什么呢?我们羡慕那些知识面广的人,和他们交谈我们显得很无知,然后就开始急病乱投医,什么都想学,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处于不断地学习中,知识面貌似越来越宽广,但真正能用来指导生活、工作、投资的并不比原来多多少。
学知识的目的还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认知,获得财富、健康、幸福。要达成这个目的,只是一味地学肯定是不行的,学了还是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知道了还得做到。知道了那么多,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这是困挠很多人的问题。最近在《得到》听了一本书——《知道做到》,似乎找到了答案。
这本书的核心就是标题上讲的——从知道到做到,关键在于“重复”。
一本好书、一个正确的道理、一个忠告,知道了,也认可了,是没有多少用的,关键还得用得上才行。怎么才能用上呢?首先得把它占为己有,让它成为我们内在的一部分。要做到这一点,非“重复”不可。就拿一本好书来说,看一遍肯定是不够的,想想作者为了写出这本书,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斟酌每一句话,收集了多少材料,总结了多少个人的知识,如果我们只是匆匆读一遍,哪怕是一字不漏地读一遍,都是不够的。
那如何重复呢?还是用读书做例子,读上几遍,算是一步重复。写一点个人感受,算是第二步重复。运用一点书里的只字片语帮助自己做一个判断,算是第三步重复。运用整本书的理论,指导生活,算是第四步重复。阶段性地重新阅读,把上面的四个步骤再来一次,有了新的认识,算是第五步……目前我只想到了这么五步,我相信一定还有更多的重复步骤。
世界上的好书太多了,但是真正能影响我们的书并不多,找到了就值得反复看,把它融入我们的生活。一种技能,拿来就用,不假思索,那才是融入身体的技能。那些职业运动员做出每一个动作前不可能还要在脑子里思考下一个动作如何做,然后在行动的。他们都是通过在比赛之外反复练习,直至形成条件反射或者肌肉记忆。当我们知道了一个道理,通过反复上面的几个步骤,到后来能不假思索地运用到生活中,这就标志着“做到”了。
最近我在看《The Essays of Warren Buffett》。巴菲特自己说,这是体现他个人投资理念最好的书,毕竟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是他自己说的,作者只是根据主题重新排版而已。作为投资界的神人,要了解他的理念,看别人对他的总结还不如直接看他怎么说的。而且里面的文章都是从他给股东的信里面摘抄的,是他对于过去投资行为的总结,所以里面的内容不光是他怎么说,也是他怎么做的。这么好的书,不得读上几遍再说?
初中语文课本里的《卖油翁》我们都学过。翁曰:“无他,但手熟尔”。一切技能的习得都得从简单的重复开始,知道一个道理,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在行动中不断修正。从知道到做到,其实也没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