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者师

当年同行的人儿,你们在哪里

李笑来说,关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人生大抵经历四个阶段:

1.我不行,你也不行;

2.我不行,你行;

3.你行,我不行;

4.你行,我也行。

但是大部分人的人生停留在第二或第三阶段,因为见不得别人的好。看别人的时候,注意的是“错”与不对,看自己的时候,注意的是“对”与“好”或者“更好”。也许在某个方面必须做到一定程度的普遍承认,才可能真正做到心态平和。

当我们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徘徊时,我们要告诉自己:

我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我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错”与“不好”之上,若是我有空的注意力,可以去看看别人哪儿做对了?哪儿做得更好?以便我能吸收经验,获得成长?

我们是活在未来的人,所以,即使是要比较,应该比较的是未来,而不是当下。证明自己根本不重要,成长才重要,因为成长若是成真,证明自动完成。

记得在读书的时候,比较斤斤计较,周围的人哪里做的不好一直耿耿于怀,眼里只看到了别人的不行。对于一些学习不上心的同学,甚至像老师一样指责他们,应该是处于第三阶段。现在想来,纯粹是瞎操心。学习只是学生阶段的一项活动而已,并不是全部,况且某些人早已有了其他出路,学业未必非要优异。在这样的情况下,注意力全被别人的不行占据了,蒙蔽了发现他人好的地方,比如与人协作、运动等等。

工作之后,大多时间抱着学习的态度,没有太多多余的注意力投向别人。以后应当积极发现他人的长处,获取难得的经验。其实,孔子早就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行的人,你很棒。互相扶持,总是好的,终会变为你好我好大家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