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听书打卡 D1#
阅读时间:2021.06.21
阅读书目:《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
本书作者:琳赛·吉布森
阅读笔记
我见:列夫·托尔斯泰讲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福的家庭各有不同。”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幸福的家庭里没有一个强迫性的人。】
我思:
这本书我听了一遍音频,看了一遍文字稿,再看了一遍视频,最后看了一遍思维导图,但仍然没有很透彻的理解这本书的意思,可始终萦绕在我脑海里的只有这句话【幸福的家庭里没有一个强迫性的人】!大有可能是因为我本身到现在就一直是被不成熟的父母控制着人生,而深有感触的是,我在无形中也是去控制着我孩子的人生,这个感触让我很震惊,也让我感到很意外,我从未想过要去控制我的孩子,可回想过去我大人所做所思所想,真的是在无形中控制着她,就像我的父母曾经在无形中控制着我一样,而我从未摆脱和逃离被父母控制的人生,也成了一个不成熟的父母。
还有一句让我感同身受,那就是“他们的智慧没有延伸到情感的世界”,回顾往最初与父母、爱人、孩子的沟通时,最刻意避免的就是情感上的沟通,导致每一次沟通都失败,每一次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直到后来自我进行深刻的反思,不断问自己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每一次沟通仍然没有效果?我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最后发现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我需要得到爱,需要将我的爱告诉他们,真的就如作者所说,当你将你的智慧延伸到情感世界的时候,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庆幸的是我没有将这种不成熟一直恶化下去,而是总会在不断的去反思,不断的内观,也庆幸我的孩子还很小,受到的影响不是很大,改变起来还很容易,也庆幸我也在不断的去调整自己,影响我的身边的人。
最后还有一句也让我难以忘怀,那就是“接纳过去,展望未来”,以往我觉得我已经接纳了过去,现在反观其实并没有真正接纳,而只是我在不断的逃避,实际上当遇到父母发难的时候,我依然会感到害怕,依然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我依然会从内心中埋怨我的父母,为什么会造成我如今这样的性格?为什么总是要去干涉我未来应该往哪走?我应该怎么去做?
现在我非常感谢他们,是他们给予我的与他们不同的成长过程,让我才能够拥有如今的“人生阅历”,曾经有个朋友说“我觉得你内心戏太多了,一件事情上,你为什么要想那么多?活的简单点不好吗?”因为我在做一项决定之前,我在心中会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去做?还有没有其他的途径?可不可以换一种方式呢?所以我是一个很固执的人,一旦我认为自己觉得对的事情,是我自己想要去做的,而不是别人要求我去做的,就会一直走下去,别人的声音可听可不听了,有时候挺烦的,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叛逆的孩子,总是不断反抗大人的控制,想要获得一点点自由,但往往又会进入另外一个极端,慢慢来,不断学会接纳过去吧,然后再展望未来,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走向成熟,真正的长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