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从雷声到恶作剧:那些被忽视的癫痫诱因,家长别再忽视了

真实案例:当“惊吓”成为癫痫的导火索

14岁的阳阳(化名)在课间被同学突然拍肩吓到,当场倒地抽搐、口吐白沫,送医后确诊为惊吓诱发的癫痫发作。此后的两年里,他因类似刺激反复发作,不得不休学治疗。

 类似的还有一位脑外伤康复期的成年人,因夜间被雷声惊吓,诱发全身强直抽搐,咬伤舌头送急诊。这些案例让人疑惑:普通人被吓也会癫痫发作吗?

惊吓与癫痫的真相:关键看3个条件

健康人:单纯惊吓不会“吓出”癫痫

癫痫的本质是大脑神经元“短路放电”,主要与遗传脑损伤肿瘤等有关。就像电线老化才会短路,而非有人突然按开关。

惊吓只是“按开关”的动作,前提是大脑本身已存在问题


5类高危人群需警惕

癫痫患者:神经元异常放电本就敏感,惊吓如同“火上浇油”。

脑部疾病或外伤者:如脑炎、车祸脑损伤患者,惊吓可能激活潜在病灶。

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幼儿大脑未成熟,过度惊吓易诱发异常放电。

遗传高风险人群:家族有癫痫史者,神经元更易被刺激“点燃”。

特殊类型癫痫患者:如“惊吓性癫痫”,对声响、闪光等极度敏感。

但别绝对化!需叠加其他诱因:即使符合高危条件,发作还需叠加熬夜、压力或停药等因素。


给普通人的防“吓”指南

别恶作剧!尤其对孩子、老人或脑病患者,避免突然拍打、尖叫或恐怖画面。

远离高风险场景:如未驯化的宠物、雷雨夜强光巨响(案例中阳阳的发作始于拍肩)。

观察异常信号:若被吓后出现短暂发呆、肢体僵直,及时查脑电图排除隐患。

癫痫患者的生存法则

规避“诱因组合”:惊吓+熬夜/饮酒/情绪激动,风险直接翻倍。

药不能停!擅自停药比惊吓更危险,规范用药可使70%患者控制发作。


急救三原则

发作时侧卧防窒息,勿掐人中或塞东西。

记录发作细节(如时长、动作),助医生调整方案。

持续发作超5分钟立即送医,防脑损伤。


科普声明:

本文参考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观点及国内外医学共识,结合公开案例撰写,旨在传递科学信息。癫痫病因复杂,是否与惊吓相关需经脑电图、核磁共振等专业评估。文中案例已脱敏处理,治疗建议请遵医嘱。

健康之路,始于科学认知!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点个‘在看’或分享出去,让更多同样煎熬的家庭看到。

本文转载公众号:大德养正之痫症!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