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途说为何胜过专家建议丨可获得性启发式from《选择的悖论》读书笔记

前几天的文章《变现能力 从理论到理想》中,提到了“可获得性启发式”这个概念,是我很喜欢的名词之一。简洁,但是自带强大的行为解释力。第一次看到这个概念,是在《选择的悖论》一书中,今日将读书笔记整理如下:


1.定义

可获得性启发式:即人们判断推理过程常常受到可获得的记忆的影响,倾向于认为容易想起的事情比不容易想起的事情更常见。

例如,通过研究《消费者报告》的信息决定买一辆车;但偶遇朋友,听说“不要买,这个车很多毛病,漏油,然后打火失灵,车载录音机卡带,半年时间已经送去修了5次”,很多人很可能就因此信了朋友所说,而放弃这款车型。

很多人会轻信道听途说的“证据”,胜过专家建议,因为这些故事生动、逼真、情节丰富,是活生生的事例。


2.影响因素

影响事物在记忆中可捕捉性、可获得性的因素,即这些因素使之更容易被记起来,包括:显著性、生动性、频率。可获得启发式表明,如果我们很容易捕捉到记忆中的某些信息,我们就倾向于认为,我们过去经常碰到这个信息。而实际上,很多时候是由于该信息的显著性或者生动性

举例如下:

1.婚姻中,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比伴侣富有更多责任,投入更多,那是因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天性会让他们更容易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不是对方所做的事。因为自己的行为在记忆中更容易提取,所以我们就以为它经常发生。

2.广告中,将商品特色表现得更生动逼真,利于广告观看人的记忆提取,在面对多种选择的时候,就更倾向于选择。

3.风险评估:更具戏剧性、更离奇的死因导致的死亡人数会被高估,而常见的死因,如糖尿病、中风导致的死亡会被低估;因此大家往往会觉得飞机事实的死亡率很高,因为每次飞机失事的时候,媒体报道、新闻评论、以及事件给人的震撼力,都会加深事件本身的显著性和生动性。

4.医生解释了很多某治疗方法的意义、作用,而仅仅是一个邻居的生动案例,就可能让病人放弃医生给的权威方案,而选择邻居/亲属推荐的治疗方案。99%的治愈率不如一个治疗成功的案例更能鼓舞人心,前者抽象不易被理解和提取,后者更生动,更容易被选中。


3.破解之道

该如何做自己选择的主人,减少可获得启发式的选择模式对自己的影响,做出理性的选择呢?

这就需要多元的个体经验,即从多处获得信息。整合多元化的信息,将各种不同的声音碰撞在一起,带着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力进行选择。

但此法有弊端。网络的发达,我们从不同渠道获得的信息可能都是同一个二手信息。全国性媒体告诉全国人民同一个故事,你身边的朋友和你的信息来源或许都是相同,个人对情况的错误判断得到邻居朋友纠正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因为大家获得的都是同一个消息。

因此需要在选择时候,带着更多一层的思考,关于理性、现实数据。重大问题上,例如治疗方法的选择,如果只凭着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忽略掉专家建议,往往会对人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姓名:李鸿彬 学号:16040520011 转载自http://blog.csdn.net/u010159842/...
    The_HotBean阅读 14,477评论 0 6
  • 《思考,快与慢!》书摘 第一部分 系统1和系统2第1章1、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
    巴山小羊儿阅读 12,137评论 0 6
  • 医院是善恶的道场,浮生得病,是有因果的,治病救人的行动也需要辩证理解它的善恶,救治好人是善,救治坏人是恶,医...
    慈桉阅读 3,599评论 0 0
  • 没有说好的悲惨爱情故事,昨晚辗转反侧赶着天亮才入睡,早晨日上三竿才睁眼,楼下已冷眼相待。脑海中对梦的记忆也只剩下零...
    AmourSharay阅读 1,378评论 0 0
  • 文|柒䢁 -1- 5年了,我再次回到这个曾经逃离的地方。屹立的高楼,熟悉的小道,匆忙的人群,一切的一切那么熟悉又那...
    柒䢁阅读 10,373评论 74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