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媒体运营大火到前段时间货架正式发布的全媒体运营师,很多朋友都不太明白这二者其中的区别。
新媒体是新出现的媒体形态,媒体传播的手段之一,而全媒体则是字面上的意思)——你能想到的“全部”的媒体运营。其中就包含新媒体、自媒体、短视频、直播等等。
那全媒体运营师需要具备那些能力呢?
首先要看看全媒体运营需要做什么:
1、运营数据分析: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和相关工具,对媒介和受众进行数据 化分析,指导媒体运营和信息传播的匹配性与精准性;
2、内容策划加工:负责对图文、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信息内容进行策 划和加工,使其成为适用于传播的信息载体;
3、构建全媒体矩阵:建立全媒体传播矩阵,构建多维度立体化的信息出入口, 对各端口进行协同运营。
4、调整运营策略:采集相关数据,根据实时数据分析、监控情况,精准调整媒体分发的渠道、策略和动作;
5、信息分发传播:将信息载体向目标受众进行精准分发、传播和营销;
这些是在网上可以找到的内容,大概列举了数据分析、策划、文案、媒介这几个环节特别重要。
分析数据首先要对市场进行了解、调研,分析行业、市场、用户、竞品等数据,并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研究品牌的优劣势,以及品牌的机会和威胁分析。
策划需要对传播内容做策划和创意表达,对媒介组合进行梳理规划。
文案需要把控内容,无论是图文媒体平台还是短视频媒体平台,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一套推荐算法机制,无论规则是否相同但“优质内容推荐”这一点是不变的。
如果你说我只做短视频还需要写文案么?答案是肯定的。
做视频需要对视频内容有一定的构思,并完成初步的脚本大纲,哪怕是拍个搞笑视频也要写个基本的段子吧?
最后就是媒介了,这也是与传统广告行业不同的地方。传统广告行业更专注于内容、创意但投放形式单一,对媒介的把控以及每个平台的用户理解偏弱。
比如豆瓣的用户和知乎的用户就是不同的,你拿着知乎网友喜欢看的内容发布在其他平台,也许不一定会获得好的效果。
无论是曾经的新媒体还是现在升级的全媒体,我认为其中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热度高”。
关注各个平台的用户大多利用碎片化时间,需要快速、及时的了解一件事情。如果一个内容可以瞬间激发用户的兴趣并点击,其热度将是非常高的。
那么如何在内容丰富、信息量爆炸的当下将内容打磨成“高热度”呢?
我们除了需要系统的学习全媒体运营知识外,还需要具有“品牌营销”意识。
你也许会说,我就是做一个搞笑视频账号有必要那么复杂么?
有必要,非常有必要。
品牌营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有战略再有战术。
你要做一个搞笑视频号首先就已经确定了你的定位,那么你的竞品是否就很好找到了?
找到了竞品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研究竞品。无论是否要做同类型,你的内容的风格也差不多该有眉目了。
策划文案定好方向、产出内容后就到了媒介环节。
如何关联账号?如何向“主阵地”引流?这些就涉及到了“品牌营销”。
如果自身品牌营销意识薄弱,建议还是先去系统的学习全媒体运营。毕竟你有了品牌意识但不见得会做全媒体运营,但是你会全媒体运营没有品牌意识也是可以的。
另外要提一点就是,全媒体运营师这个职业是广电总局申报和管理的,如果有想考证的宝宝要认准广电总局的证书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