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的急促声催促着我加快步伐,从校门口到教室有大概100米的距离,踩着上课时间节点的我恨不得这时候能有一双翅膀,或者遁地术也行,“咻的一声”出现在教室门口,径直走向讲台,打开课本,亲切地说,“同学们,上午好,今天我们将要学习……”。
自从生二宝之后,每天最严重的感觉就是,时间不够用啊!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开始忙碌,哄娃喂饭、买菜做饭、送娃上学、上班、做家务、与同事家人联络感情,偶尔抽空看看电影、泡壶茶都感觉好奢侈!工作日在学校就是不停地上课上课上课、查作业查试卷查背诵、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写教学计划、总结、开会、参加培训与学生交流……,有时候竟然忙到怀疑人生,我这么忙到底有多大的成效?!回到家里,忙不完的家务,买菜做饭、带娃哄娃、拖地扫地收拾玩具、洗衣服叠衣服,我不得不大呼:生活太难了!
但是我身边经常有人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利,他们这样说“你们当老师真好,有那么长的假期,双休、寒暑假、各大法定节假日,不用上班时候,工资也照拿……”
也曾有一群吃瓜群众给老师们算过一笔账,按照假期长短来计算,包括寒暑假、双休及法定假期,保守估计,教师一年的假期在160天左右。
看到这明铮铮的数据,我竟然无言以对,我简直不敢相信作为教师的我一年的工作日仅197天,而每天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来回奔波的我,只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感觉,时间不够用,不够用,无论上班还是放假,都不够用!如果上天能给我48小时,说不定就能一切井井有条了。
但事实打脸了,即使在最为空闲的暑假,我依旧是忙忙乱乱,不超过12点不去做家务,忙完家务再捣鼓一下自己,敷个面膜,听听音乐,一眨眼就2点了,第二天早上起不来,一天的安排又继续杂乱无章。
我被自己的不吸取教训,不做出改变的行为给“蠢哭了”,好友见整天蓬头散发的我,实在不忍心,于是偷偷买了一本书,把它送给我。
碍于情面,我没有把它扔在一旁,而是有模有样的看了起来……
从书中我得知,原来我们可以把时间单位从一天缩短至1/3天,这也太惊奇了吧?!但是我有些不敢相信,凭借我三十年的生活经验,我觉得这有些不切实际,一天就一天,怎么可以把它切分呢?那要是一个任务得一天时间去完成,那切分了,这还是原本的任务吗?
由于购书有送100天的精力与时间的管理课程,我想不能浪费,就想着姑且跟着听一听吧,不好再丢弃,于是在去年9月1日的时候,我跟着一个叫“崔律”的斜杠青年,也就是《时间与精力双重管理研习手册》的作者,开始100天的精时力课程的学习。
随着课程的深入学习,跟着崔律上课的节奏,一天天学习➕实践,我喜欢上了这个每天早上6:30直播的“大女人”,随着她对课程的讲解,我郑重其事的下载了一个叫高效Todo的app,据说用它来做日清单的“一日三分法”非常管用。
本着对课程的好奇与对崔律的信任,我开始实践,把自己的除了睡觉之外的时间分成三个时间块:上午(醒来~12:00),下午(12:00~18:00)和晚上(18:00~睡觉前)。
仅仅是把一天分成三块,在第一天的实践过程中我便尝到了甜头,早上起来竟然可以完成2个任务,看书+上课,下午可以完成3个任务,上课+备课+查作业,晚上完成亲子陪伴+陪老公看电影这2个任务,一天下来,我竟然完成了7个任务,要知道以往我是做不到的,每天虽有任务安排,但是一罗列出来,就觉得一个头两个大,不知从哪件开始比较好,坐这山望那山,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尝到一日三分法的甜头后,我的时间被自己看见了,我似一个得到棒棒糖的孩子,开心得无以言表,于是我趁热打铁,从而进行任务优化,比如我会在上午安排一个看书的任务,我想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读更多好书滋养心灵,在下午我会安排好工作时间,比如查作业备课写教案写总结等等,在晚上我把它归为家庭时间,与孩子家人相处,共同阅读、游戏、看看电影或散散步等等。
这就是崔律说的:
上午为未来工作,
下午为当下工作,
晚上为成长/家庭。
在不同的时间块,安排不同性质的任务,达到了1+1+1>3的效果,高效的安排任务,延长了每天的时长,原来24小时对于我来说完全是足够用的,就像以前,就算给我48小时,没有合理拆解时间,我依旧会把生活过成“一团浆糊”。
因为“一日三分法”,让我突然感觉浑身轻松很多,并根据每个时间节点快速高效完成任务,不再拖拖沓沓,因为在高效Todo App里的每一个“✔️”就像老师给学生评的卷子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样,让我成就感满满。
学了精时力,学了一日三分法,让我在不同的时间块,成功切换了不同的身份任务。
用一日三分法,做一个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的自己。
用一日三分法,做一个工作高效率的老师。
用一日三分法,做一个照顾好家庭的妈妈和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