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0

【“六项精进”打卡第570天】
“心想事成”——幸福可以自己造出来

       “因果报应”、“思念造业”是佛教说法,“业”即因,思念是因之源,有因必有果。因果一说,最早见于《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思想。其次《道德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善恶因果转化思想。我国的儒道二家都是一世因果论者,只讲今世因果。西方神教是二世因果论者,讲今世和来世。佛教是三世因果论者,即前世、今世和来世的因果循环律。前生的思想言行是善的,今生即有好报。在今生受果时,如不再努力向善,便会来世得恶报。这个定律最大的特点是教育人们自己掌握命运,创造未来。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做“有德之人”。古语说:常做善事、积阴德的家庭,势必会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什么是“德”,简单说,就是“心怀利他心”。以慈悲之心体谅他人、帮助他人,便是有德之人,所以说:满腹经纶、聪明绝顶、能说会道……这并非成为道德高尚者的必要条件。只要坚持一生为他人、为世人、为社会做贡献,就是有德之人。
        幸福可以自己造。《了凡四训》中的袁了凡,日行一善,当做到3000件善事的时候,命运彻底改变,有了向善的想法,坚持去行善,无论大小,渐渐地心性得到提升,周围的能量聚集,今世所造的业带来了果,不断循环。而我们人类来说,我们有父母的影子,孩子有我们的影子,生生不息,不断行善所造的业就能让自己变得幸福,也慢慢把能量扩散到家人、朋友和社会,而行善的人多了,就能影响到整个社会、国家和世界,世间的一切都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心怀利他,一心向善,让我们用爱和真诚去创造和谐幸福的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公司:温州维力弹簧五金有限公司 【日精进打卡第217天】 【知~学习】 《六项精进》1遍 共113遍 《大学》1遍...
    静静小站阅读 136评论 0 0
  • 上午数学老师发来孩子在学校没交作业的信息,我回道:作业做过来,不知为何没交? 老师一会又在群里发来了几个孩子上课玩...
  • 灶台上的砂锅还在叹息 附和的是煎熬的粟米 柴扉上的青苔泪眼迷离 张望着你瘦小佝偻的身躯 斜跨着土黄色的香包 静悄悄...
    半夏水玉阅读 102评论 0 5
  • 王派快板开场板板谱整理 门外谈——王派快板开场板板谱整理 王(凤山)派快板艺术简述: 王凤山(1915~1992)...
    观茉阅读 13,829评论 1 2
  • 两股风,在这里激战 初春的原野成了战场 白色的武器,泛出冷光 它们想就此浇灭南风的反扑 桃花,杏花,梨花 它们成了...
    冷冬年阅读 5,652评论 174 219